第七章 遗书
老夫人是继室,二老爷穆玮才是老夫人所出,在老夫人看来,明明穆玮也是嫡子,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他才应该继承侯爷之位。所以长平侯病逝后,她就起过把侯爷之位给穆玮的心思,说是兄死弟及,但因为穆清出生后就立为世子,再改立他人名不正言不顺,这才作罢。
平日里老夫人偏心二房,不仅让二夫人孙氏和侯夫人李氏一起管家,还偷偷贴补二房,所以二房的吃穿用度都比大房还好。只是李氏身为儿媳,不便多说,穆清觉得都是一家人谁多谁少无所谓,穆明骊则是自持身份不去计较。所以一家人表面还是很是和睦的。如今这表象算是彻底打破了。
穆清停顿半刻,冷冷地看着俩人,才将事情的经过详细地说了,又强调那时太子殿下也在,十分气愤,下令要严查。
穆族长想着他背后的太子,心中一阵畏惧,再也不敢用之前的口气质问。他思索了一会儿,劝道:“太子真是要严查?鉴心你还小,不知道人言可畏,这事你该让族里处置啊,怎么能报官呢。”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我身为长平侯世子,连有人要谋害我性命都不能报官?若是什么都由各族私自处理,那要官府做什么?”穆清毫不退让,语气坚定地反驳道。
穆清见穆族长还要说,再次打断道:“还有,请穆族长以后称呼我为世子,鉴心不是谁都能叫的!”
“你,你,反了你了,你眼中还有没有我这个祖母?还有没有穆族长?李氏这就是你教出来的好儿子!”老夫人见穆清口口声声拿身份压人,简直气极了,她的脸涨得通红,双手不停地颤抖。转身就质问起李氏来。李氏并未回话,只是默默地垂首站在一旁,神色平静。
穆清悠悠开口道:“祖母,今日不是孙儿在府中摆架子,以势压人。孙儿眼中自然有您和穆族长,可孙儿哪里做错了?孙儿报官也是希望官府能还二叔和三弟一个清白,这样才能堵住悠悠众口。也给有的人一个警告,不要起什么不该有的心思。”他一边说,一边目光坚定地看着老夫人和穆族长,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威严。
“至于让穆族长称呼孙儿为世子就更没错了,孙儿本就是世子。”穆清又问向穆族长,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穆族长不敢回话,往日看穆清年幼,才敢摆穆族长的架子,如今看穆清这般态度,他哪还敢多话,他虽是穆族长,但只是因为辈分大,其实只是白身,细究起来,见到穆清是要下跪的。
老夫人没想到一向在她面前恭顺的穆清会这样顶撞她,她一时竟在穆清的脸上看到长平侯的影子。
正在此时,门房来报,说京兆府尹派人来说三公子留下遗书畏罪自杀了。
穆清和穆族长匆匆赶到京兆府。一路上,穆清面色凝重,眉头紧锁,心中满是对三弟穆深之事的疑虑;穆族长则神色慌张,时不时偷瞄穆清,似乎在揣测这位世子接下来的行动。
张大人和穆玮早已在大堂等候他们。大堂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晃动,仿佛预示着这场风波的诡谲。
张大人见二人进来,没有丝毫客套,直接开口:“穆世子,本官今日从醉仙楼回来后,先把三公子关押到牢里。随后,本官前往吏部,请了穆侍郎回来。询问之后,穆侍郎坚称他并没有让三公子去醉仙楼,也根本不认识什么王大柱。本官便下令传三公子来对峙,结果牢头匆忙来报,说三公子上吊了,旁边还留有一封遗书。”
说着,张大人伸手递给穆清一张纸,纸张在他手中微微晃动,似带着无形的重量:“这是遗书,世子您看,是三公子的笔迹吗?”
穆清接过遗书,仔细端详。遗书内容极为简单,上面写着王大柱是他指使的,目的就是争夺世子之位,如今事情败露,悔不当初,念及兄弟之情,羞愧得无地自容,所以选择自裁。
“回张大人,这遗书乍一看,确实像三弟的笔迹,但还需要再仔细对比一番。可在醉仙楼时,我三弟可没有承认,怎么去了大牢就承认,又突然自杀呢?我三弟的小厮可有交代些什么?”穆清抬起头,目光中满是疑惑与警惕。
“刚刚审问了广白和广丹,这二人起初嘴硬,只说什么都不知道。本官动用刑罚,告知他们三公子已然认罪后,二人才松口招供。确实是三公子指使的王大柱,让马发狂的药以及下到酒里的药,都是广白去买的。”张大人有条不紊地汇报着。
穆清听到此处,追问道:“可有审问那牢头,这纸笔是如何到三公子手中的?而且王大柱曾说他爹是被穆深买通牢头打死的。你们这的牢头可要好好审讯一番。”
“咳,王大柱说的是甲字班的牢头秦东,他已经认罪,承认是收了穆三公子的钱,才将王父打死。现已收押。至于纸笔,是半个时辰前,穆三公子向他索要的。”张大人解释道。
这时,一直沉默未开口的穆玮终于说话了,他语气关切,神色却让人难以捉摸:“鉴心放心,张大人明察秋毫,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的。如今虽是穆深大逆不道,妄图谋害你争夺世子之位,但人死为大,还是把他尸首带回去入土为安吧。”
如今的证据都指向穆深,表面上看,与二叔穆玮毫无关联。于是,穆玮和穆清还有穆族长一起,将穆深的尸体带回侯府,准备择日安葬。广丹和广白作为从犯,被判处充军千里;王大柱最终没能救回来,念在他坦白罪行,且家人确实不知情,便没有追究他家人的罪责。
回到侯府,李氏和穆明俪听穆清详细说完,都觉得穆深的死太过蹊跷,这事肯定和二叔穆玮脱不了干系。但如今没有确凿证据,也只能无可奈何。
穆深是畏罪自杀,本就不光彩,而且其中涉及家丑,所以长平侯府不打算大办丧事,只通知了族内的亲人。府里的下人们匆匆忙忙地准备着一应丧葬物品,气氛压抑而沉闷。
穆深下葬那天,穆府上下没什么人表现出悲伤。只有穆深的姨娘白氏哭得肝肠寸断,她披头散发,不顾一切地冲过去,死死地拦着棺材不让出府,声音凄厉得仿佛要撕裂这压抑的天空:“穆深死得冤枉,不能就这么草草下葬,一定要还他一个清白啊!”
穆老夫人心中又气又急,她担心白氏会说出一些牵扯到穆玮的话,连忙厉声命人将她强行带下去。然后,她强装镇定,对着窃窃私语的宾客们解释道:“她这是悲伤过度,胡言乱语罢了。”
如此一番折腾,吉时都已经过去了,穆深的棺木才终于缓缓出府下葬。送葬的队伍稀稀拉拉,在阴沉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冷清。
等讣告、吊唁、停灵、下葬这一切结束,已经过去了好些天。而外面关于长平侯兄弟为夺世子之位的流言,却像野火一般越传越烈。甚至还有传言说穆家的其他人也参与其中,毕竟一个十六岁的孩子,怎么会有这般能耐和胆量做出这种事。
这些流言,当然有穆清和林墨在背后推动的手笔,他们的目的就是为分家制造合理的借口。若是成功分家,就能彻底断了穆玮觊觎长平侯之位的念头。
这一天,众人像往常一样到老夫人处请安。侯夫人李氏一脸忧虑地说道:“老夫人,昨日我与二弟妹路过花园,无意间听到两个负责打扫的婆子在那说闲话。她们竟然说,之前穆深谋害清儿一事,小叔也参与其中,还说……”
“说什么!”老夫人顿时怒目圆睁,声音尖锐得仿佛能划破空气。
“说,穆深不是自杀,而是……”李氏欲言又止,表情十分为难。
“荒唐,这样毫无根据的流言,她们也敢乱说?快把那两个下人给我立刻赶出去!”老夫人气得浑身发抖,大声咆哮着。
“人自然是赶出去了,可这悠悠众口,又如何能堵得住呢?”李氏满脸忧愁,轻轻叹了口气。
“大嫂,不必为此忧心,清者自清,我穆玮行得正坐得端,不怕这些流言蜚语。”穆玮赶忙上前,脸上挂着看似镇定的笑容,开口说道。
这时,穆清突然“扑通”一声跪下,神色诚恳又带着几分坚定:“祖母,近日京中流言四起,都说觊觎世子之位的,不只是三弟穆深,还有二叔。鉴心实在是心里难安,为了证明二叔的清白,鉴心想分家。如此一来,无论怎样,二叔都不会有资格继承长平侯,那些流言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不行!父母在不分家,我还没死呢,你就要把你二叔一家赶出去,这成何体统?让外人知道了,还不得笑掉大牙!”老夫人又气又急,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若是分家不分府呢?我们只是去官府登记一下,二叔他们依旧住在府中。”穆清试图劝说。
“那也不行,这对二叔的仕途会有不好的影响。”老夫人想都没想,直接拒绝。
“孙儿正是为了二叔着想,才想要分家。祖母您应该清楚,流言蜚语传得多了,就会有人信以为真,这会影响二叔在皇上和太子心中的形象,对二叔的仕途极为不利。您说是不是,二叔?”穆清看向穆玮,眼神中透着深意。
穆玮心里明白,穆清这是在用太子来压制他。如今太子民心所向,地位稳固,若是与太子为敌,自己的仕途也就彻底到头了。但若是分家,他就再也没有机会继承侯位,这让他如何甘心。
思索片刻,穆玮开口说道:“鉴心不必过于担心。所谓流言,今日说你,明日说他,过段时间,又会有新的流言冒出来,到时就不会有人记得这些事了。”
“你二叔说得在理,分家的事,以后不许再提。”老夫人一锤定音,“我累了,你们都回去吧。”
“母亲,我还有一事。”李氏又说道,“之前,王大柱口口声声说他父亲是被冤枉贪污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想着那就重新仔细查了账本,原来是咱们府中的大管家刘叔嫁祸的。”
李氏说着,目光有意无意地看向二房众人,“而刘叔也招供,那些钱都是二房支走的,这是证词。小叔,你对此事可知情?”
穆玮心里清楚,这些钱都被他拿去收买人,为自己办事了,怎么能承认。于是,他连忙说道:“这我并不知情,也许是他胡乱攀扯罢了。”
“哦,那弟妹呢?你也不知情?”李氏又看向二房夫人孙氏。
“唉,此事说来惭愧,大嫂,那钱是我拿去补我夫人嫁妆的亏空,她之前和人一起做生意,被人骗了。”孙氏看到穆玮给她使眼色,连忙解释道。
二房夫人孙氏本看到穆玮给她使眼色,便顺着说道:“大嫂,此事是我的错,只是娘家有难,我也不能见死不救啊。请您大人有大量,原谅我这一次。”
“老夫人,二房随意挪用公中银两来补自家的亏空,这样的事若是轻轻放过,那以后我们大房是不是也能有样学样?”李氏并不理会二夫人孙氏的求情,转而问老夫人。
老夫人心里明白,这是大房不满二房的逾越之举,要借题发挥了。她咬咬牙,说道:“二房孙氏将挪用的银两补齐,并交出管家之权。以后府中事务,不分内外,都由大房李氏掌管。”
李氏点了点头,平静地说:“那就按老夫人说的办。”
“好,都听母亲的。”孙氏也只能无奈答应。
这些年,采买之类有油水的事情,都是二房在负责;而操办各种宴会这些麻烦又琐碎的事,都是大房在负责。这次虽然没有分成家,但能收回管家之权,对李氏来说,也算是有所收获。
平日里老夫人偏心二房,不仅让二夫人孙氏和侯夫人李氏一起管家,还偷偷贴补二房,所以二房的吃穿用度都比大房还好。只是李氏身为儿媳,不便多说,穆清觉得都是一家人谁多谁少无所谓,穆明骊则是自持身份不去计较。所以一家人表面还是很是和睦的。如今这表象算是彻底打破了。
穆清停顿半刻,冷冷地看着俩人,才将事情的经过详细地说了,又强调那时太子殿下也在,十分气愤,下令要严查。
穆族长想着他背后的太子,心中一阵畏惧,再也不敢用之前的口气质问。他思索了一会儿,劝道:“太子真是要严查?鉴心你还小,不知道人言可畏,这事你该让族里处置啊,怎么能报官呢。”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我身为长平侯世子,连有人要谋害我性命都不能报官?若是什么都由各族私自处理,那要官府做什么?”穆清毫不退让,语气坚定地反驳道。
穆清见穆族长还要说,再次打断道:“还有,请穆族长以后称呼我为世子,鉴心不是谁都能叫的!”
“你,你,反了你了,你眼中还有没有我这个祖母?还有没有穆族长?李氏这就是你教出来的好儿子!”老夫人见穆清口口声声拿身份压人,简直气极了,她的脸涨得通红,双手不停地颤抖。转身就质问起李氏来。李氏并未回话,只是默默地垂首站在一旁,神色平静。
穆清悠悠开口道:“祖母,今日不是孙儿在府中摆架子,以势压人。孙儿眼中自然有您和穆族长,可孙儿哪里做错了?孙儿报官也是希望官府能还二叔和三弟一个清白,这样才能堵住悠悠众口。也给有的人一个警告,不要起什么不该有的心思。”他一边说,一边目光坚定地看着老夫人和穆族长,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威严。
“至于让穆族长称呼孙儿为世子就更没错了,孙儿本就是世子。”穆清又问向穆族长,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穆族长不敢回话,往日看穆清年幼,才敢摆穆族长的架子,如今看穆清这般态度,他哪还敢多话,他虽是穆族长,但只是因为辈分大,其实只是白身,细究起来,见到穆清是要下跪的。
老夫人没想到一向在她面前恭顺的穆清会这样顶撞她,她一时竟在穆清的脸上看到长平侯的影子。
正在此时,门房来报,说京兆府尹派人来说三公子留下遗书畏罪自杀了。
穆清和穆族长匆匆赶到京兆府。一路上,穆清面色凝重,眉头紧锁,心中满是对三弟穆深之事的疑虑;穆族长则神色慌张,时不时偷瞄穆清,似乎在揣测这位世子接下来的行动。
张大人和穆玮早已在大堂等候他们。大堂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晃动,仿佛预示着这场风波的诡谲。
张大人见二人进来,没有丝毫客套,直接开口:“穆世子,本官今日从醉仙楼回来后,先把三公子关押到牢里。随后,本官前往吏部,请了穆侍郎回来。询问之后,穆侍郎坚称他并没有让三公子去醉仙楼,也根本不认识什么王大柱。本官便下令传三公子来对峙,结果牢头匆忙来报,说三公子上吊了,旁边还留有一封遗书。”
说着,张大人伸手递给穆清一张纸,纸张在他手中微微晃动,似带着无形的重量:“这是遗书,世子您看,是三公子的笔迹吗?”
穆清接过遗书,仔细端详。遗书内容极为简单,上面写着王大柱是他指使的,目的就是争夺世子之位,如今事情败露,悔不当初,念及兄弟之情,羞愧得无地自容,所以选择自裁。
“回张大人,这遗书乍一看,确实像三弟的笔迹,但还需要再仔细对比一番。可在醉仙楼时,我三弟可没有承认,怎么去了大牢就承认,又突然自杀呢?我三弟的小厮可有交代些什么?”穆清抬起头,目光中满是疑惑与警惕。
“刚刚审问了广白和广丹,这二人起初嘴硬,只说什么都不知道。本官动用刑罚,告知他们三公子已然认罪后,二人才松口招供。确实是三公子指使的王大柱,让马发狂的药以及下到酒里的药,都是广白去买的。”张大人有条不紊地汇报着。
穆清听到此处,追问道:“可有审问那牢头,这纸笔是如何到三公子手中的?而且王大柱曾说他爹是被穆深买通牢头打死的。你们这的牢头可要好好审讯一番。”
“咳,王大柱说的是甲字班的牢头秦东,他已经认罪,承认是收了穆三公子的钱,才将王父打死。现已收押。至于纸笔,是半个时辰前,穆三公子向他索要的。”张大人解释道。
这时,一直沉默未开口的穆玮终于说话了,他语气关切,神色却让人难以捉摸:“鉴心放心,张大人明察秋毫,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的。如今虽是穆深大逆不道,妄图谋害你争夺世子之位,但人死为大,还是把他尸首带回去入土为安吧。”
如今的证据都指向穆深,表面上看,与二叔穆玮毫无关联。于是,穆玮和穆清还有穆族长一起,将穆深的尸体带回侯府,准备择日安葬。广丹和广白作为从犯,被判处充军千里;王大柱最终没能救回来,念在他坦白罪行,且家人确实不知情,便没有追究他家人的罪责。
回到侯府,李氏和穆明俪听穆清详细说完,都觉得穆深的死太过蹊跷,这事肯定和二叔穆玮脱不了干系。但如今没有确凿证据,也只能无可奈何。
穆深是畏罪自杀,本就不光彩,而且其中涉及家丑,所以长平侯府不打算大办丧事,只通知了族内的亲人。府里的下人们匆匆忙忙地准备着一应丧葬物品,气氛压抑而沉闷。
穆深下葬那天,穆府上下没什么人表现出悲伤。只有穆深的姨娘白氏哭得肝肠寸断,她披头散发,不顾一切地冲过去,死死地拦着棺材不让出府,声音凄厉得仿佛要撕裂这压抑的天空:“穆深死得冤枉,不能就这么草草下葬,一定要还他一个清白啊!”
穆老夫人心中又气又急,她担心白氏会说出一些牵扯到穆玮的话,连忙厉声命人将她强行带下去。然后,她强装镇定,对着窃窃私语的宾客们解释道:“她这是悲伤过度,胡言乱语罢了。”
如此一番折腾,吉时都已经过去了,穆深的棺木才终于缓缓出府下葬。送葬的队伍稀稀拉拉,在阴沉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冷清。
等讣告、吊唁、停灵、下葬这一切结束,已经过去了好些天。而外面关于长平侯兄弟为夺世子之位的流言,却像野火一般越传越烈。甚至还有传言说穆家的其他人也参与其中,毕竟一个十六岁的孩子,怎么会有这般能耐和胆量做出这种事。
这些流言,当然有穆清和林墨在背后推动的手笔,他们的目的就是为分家制造合理的借口。若是成功分家,就能彻底断了穆玮觊觎长平侯之位的念头。
这一天,众人像往常一样到老夫人处请安。侯夫人李氏一脸忧虑地说道:“老夫人,昨日我与二弟妹路过花园,无意间听到两个负责打扫的婆子在那说闲话。她们竟然说,之前穆深谋害清儿一事,小叔也参与其中,还说……”
“说什么!”老夫人顿时怒目圆睁,声音尖锐得仿佛能划破空气。
“说,穆深不是自杀,而是……”李氏欲言又止,表情十分为难。
“荒唐,这样毫无根据的流言,她们也敢乱说?快把那两个下人给我立刻赶出去!”老夫人气得浑身发抖,大声咆哮着。
“人自然是赶出去了,可这悠悠众口,又如何能堵得住呢?”李氏满脸忧愁,轻轻叹了口气。
“大嫂,不必为此忧心,清者自清,我穆玮行得正坐得端,不怕这些流言蜚语。”穆玮赶忙上前,脸上挂着看似镇定的笑容,开口说道。
这时,穆清突然“扑通”一声跪下,神色诚恳又带着几分坚定:“祖母,近日京中流言四起,都说觊觎世子之位的,不只是三弟穆深,还有二叔。鉴心实在是心里难安,为了证明二叔的清白,鉴心想分家。如此一来,无论怎样,二叔都不会有资格继承长平侯,那些流言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不行!父母在不分家,我还没死呢,你就要把你二叔一家赶出去,这成何体统?让外人知道了,还不得笑掉大牙!”老夫人又气又急,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若是分家不分府呢?我们只是去官府登记一下,二叔他们依旧住在府中。”穆清试图劝说。
“那也不行,这对二叔的仕途会有不好的影响。”老夫人想都没想,直接拒绝。
“孙儿正是为了二叔着想,才想要分家。祖母您应该清楚,流言蜚语传得多了,就会有人信以为真,这会影响二叔在皇上和太子心中的形象,对二叔的仕途极为不利。您说是不是,二叔?”穆清看向穆玮,眼神中透着深意。
穆玮心里明白,穆清这是在用太子来压制他。如今太子民心所向,地位稳固,若是与太子为敌,自己的仕途也就彻底到头了。但若是分家,他就再也没有机会继承侯位,这让他如何甘心。
思索片刻,穆玮开口说道:“鉴心不必过于担心。所谓流言,今日说你,明日说他,过段时间,又会有新的流言冒出来,到时就不会有人记得这些事了。”
“你二叔说得在理,分家的事,以后不许再提。”老夫人一锤定音,“我累了,你们都回去吧。”
“母亲,我还有一事。”李氏又说道,“之前,王大柱口口声声说他父亲是被冤枉贪污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想着那就重新仔细查了账本,原来是咱们府中的大管家刘叔嫁祸的。”
李氏说着,目光有意无意地看向二房众人,“而刘叔也招供,那些钱都是二房支走的,这是证词。小叔,你对此事可知情?”
穆玮心里清楚,这些钱都被他拿去收买人,为自己办事了,怎么能承认。于是,他连忙说道:“这我并不知情,也许是他胡乱攀扯罢了。”
“哦,那弟妹呢?你也不知情?”李氏又看向二房夫人孙氏。
“唉,此事说来惭愧,大嫂,那钱是我拿去补我夫人嫁妆的亏空,她之前和人一起做生意,被人骗了。”孙氏看到穆玮给她使眼色,连忙解释道。
二房夫人孙氏本看到穆玮给她使眼色,便顺着说道:“大嫂,此事是我的错,只是娘家有难,我也不能见死不救啊。请您大人有大量,原谅我这一次。”
“老夫人,二房随意挪用公中银两来补自家的亏空,这样的事若是轻轻放过,那以后我们大房是不是也能有样学样?”李氏并不理会二夫人孙氏的求情,转而问老夫人。
老夫人心里明白,这是大房不满二房的逾越之举,要借题发挥了。她咬咬牙,说道:“二房孙氏将挪用的银两补齐,并交出管家之权。以后府中事务,不分内外,都由大房李氏掌管。”
李氏点了点头,平静地说:“那就按老夫人说的办。”
“好,都听母亲的。”孙氏也只能无奈答应。
这些年,采买之类有油水的事情,都是二房在负责;而操办各种宴会这些麻烦又琐碎的事,都是大房在负责。这次虽然没有分成家,但能收回管家之权,对李氏来说,也算是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