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就听见“咚”一声飞箭入木的声音,大约是在习射。
端木舒跟着小寺人穿过清晨的林荫路,一转就看到了平葭宫中的小校场。
宁斐正站在场中,张弓引箭,一身重绯猎袍收腰束袖,使那还未长成的身形初具了几分少年英武。
那小寺人低头道一声:“公子,端木姝君到了。”
恰好这一声中,箭离弦而出。
一箭脱靶。
“没长眼?”宁斐转过头来,面色不豫。
小寺人忙跪下,慌张道:“小人该死,公子恕罪!”
端木舒朝那箭靶看了一眼,靶上的箭稀稀落落,离靶心也还远着呢,方才那箭或许本就上不了靶。
这些时日在宫中,宫女寺人们提起这位公子,都是战战兢兢提心吊胆的模样,端木舒虽还未十分体会这十二岁少年的可怕之处,却也已领会到他并非如外表那般无害。
她上前一步,抢在宁斐再开口发落前,行个礼道:“公子安好。”
宁斐扫她一眼,又看向那小寺人:“还不快滚。”
那小寺人连滚带爬地退了下去,身影不过刚刚消失,宁斐眉眼间那股戾色已经一扫而空,脸变得倒是很快:“听说你近日颇见成效啊。”
端木舒低头:“是,公主如今总算有些适应。”
自从那日之后,公主身边的女官们不再处处抱着敌意,尤其对端木舒更是另眼相待。公主也对她愈发亲近,于是她不但能同公主讲谈更多晋国之事,也能更密切地观察公主的习惯与好恶。
渐渐的,公主总算是不再害怕得整日窝在袁娘子怀中,平葭宫的宫人们也能近前伺候了。
这些时日相处下来,不仅是端木舒,众宫人都发现公主其实是个个性温软,十分可爱的小姑娘,对侍者也颇为宽容体贴,于是逐渐也都有了怜爱之意。
“才这么些时日,你都把公主哄上秋千架了。”宁斐将弓提在身侧,信步走过来,在绯色衣袍的衬托下,他的脸更显白皙稚嫩,嘴角一扬,那颗略显俏皮的犬齿便露出来:“我定会在君父和母亲的面前,替姐姐你邀邀功。”
他的语气乖巧可人,但端木舒对这句“姐姐”实在敬谢不敏,她又低下头:“小女不敢居功。公主只不过对晋国不甚了解,所以多有畏惧,只要多些时日,熟悉起来,自然也就好了。”
宁斐语带意外:“你不是为了请功,那你来找我做什么?”
“昨日小君已探望过公主,相处甚欢,只是没有见到公子。据小女所知,自公主入宫以来,公子还没有前去问候过。”
其实不仅是没有去问候过,端木舒听夫人身边的宫女们私下说,夫人也想让宁斐同去,被宁斐拒绝了。端木舒看得出,对于宁斐的缺席,公主颇有些失望,若是知晓宁斐是故意不去,以那敏感细腻的性子,更不知会怎样忧思百转了。所以端木舒才一大早来见宁斐,希望能劝说他前去探问。
宁斐持弓的手腕转了一转,弓臂在他的背后敲了两下:“让你入宫是陪那个小公主,你怎么连我也管起来了。”
“小女不敢。只是公主是为了公子才长途跋涉来到晋国,公子却避而不见,公主心中难免不安,还请公子慎思。”
“有什么好思的,你把她哄得好好的,我不去见她,她也不会跑回沣国去。”宁斐一转身,又朝靶场上走去,顺手从箭筒里抽了一枝羽箭:“我忙得很,没功夫搭理动不动就哭哭啼啼的小姑娘。”
他话语间对公主浑不在意。不过大约他这个年纪,不爱和女孩子相处也是正常。端木舒这么想着,跟上前去两步:“公主只是年纪小了些,其实知文懂礼,并不会无理取闹,而且善良可爱……”
宁斐打断她:“你就是把她夸上天,我也不会去。反正以后成婚自然就见着了,急什么。”
端木舒犹疑:“这……难道公子打算等到成婚再与公主相见?毕竟是公子未来的夫人,同在平葭宫中,是否还是早些见面,好多加了解……”
“要了解她做什么?不过就是为了两国联姻,实话说,沣国送过来的是人是狗我都不在乎。”宁斐说着突然笑出声,浑像个出言无忌的孩子:“我倒情愿用她跟沣侯换条好猎犬,那可比八岁的小姑娘有用多了,你说是不是?”
但端木舒并不觉得这话好笑,宁斐的笑声刺了她的耳,但她捏紧双手,耐住性子:“小女不敢苟同。公主乃是沣侯之女,地位尊贵不下于公子,还是和睦相处为好……”
宁斐慢条斯理检查着箭羽毛:“我来日称孤,要同谁和睦相处?你将她同我论尊卑?”
好一股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的傲气。
话语间他已笃定,晋国的国君之位将会是他的。但这一点,现下或许已不可否认。
宁斐的目光从端木舒脸上扫过:“你看起来并不惊讶。”他语调散漫,看端木舒的眼神,和检视羽箭也没有两样:“既然你明白,还这样同主君说话,可不算是聪明人呀。”
宁斐的目光落回手中的羽箭上,似乎对这支箭有所不满,忽然将它折断,掷在端木舒的怀里:“退下吧。”
他对待端木舒,已全然持着主君姿态,言行之间,更是轻蔑。
晋国未来的国君,竟然会是这样一个少年。
旁人在他的眼里,似乎至多不过是与猎犬、弓箭相提并论之物。
而端木氏竟还要为他撑势。
端木舒没有退下,她看着宁斐从箭筒中重抽了一支箭,搭箭上弦,拉开了弓。
她开口道:“如今君上照临朱雀殿,公子尚且,还不是小女的主君。”
宁斐一箭放出,直插入靶后的草地里。
宁斐转过身来,不知是为这一箭,还是为她的话,眉间染上怒色:“你……!”
但端木舒的这句话,他却实在难以反驳斥责。
“况且俯首帖耳,喏喏唯命,虽是挑选好猎犬的基范,却实在不是贤臣之道啊。”端木舒不顾宁斐面覆寒霜,侧过去看远处的箭靶和靶上稀落的羽箭:“就比如说射术,若任由公子胡乱练习,只一味称好,恐怕以后,连夏田冬狩的神祭都要落空了。”
“你不要以为我对你和颜悦色,你就可以忘形放肆。我准你现在告罪退下 ,否则——”
“否则?”端木舒回过头:“否则,公子要杀尽直臣,用猎犬治国?”
宁斐猛然又抽出一支箭,搭弓拉弦,对准了她:“你好大的胆子!”
锋利的箭尖离端木舒不过几步之遥,但她却笑了:“在文氏姝君的纳征礼上,公子已说过这话了。公子该早知道小女胆大。”
“你以为我不敢杀你。”宁斐的脸上终于全然褪去了邻家小弟般的神情,他的表情甚至不再是愤怒,而是阴戾森冷。
“公子当然敢,小女只是以为公子不会。毕竟小女也知道公子……”端木舒回敬以进宫那日,宁斐评价她的那一句:“不是个笨蛋。”
如今国中上下,都认为端木氏扶持宁斐,若此时宁斐在此时杀了端木氏的姝君,不但会失去端木氏,也会让后来的追随者觉得他暴戾无情,因此望而却步。
而且宁斐虽然狂妄,毕竟也通习经义史论,端木舒相信自己所言,他也应明白其中道理。
忽然一声冷笑,疾风擦着端木舒的耳畔而过。
宁斐竟然真的放出了箭。
那冷笑还挂在宁斐的嘴角:“我敢不敢,会不会,是不是个笨蛋,轮得到你来评?”
耳廓泛起迟来的疼痛,端木舒抬手一摸,方才那箭留下了一道浅浅的伤口。
以宁斐的射术,即便是这样近的距离,也恐怕会出意外,他竟真敢放箭。
她的表情大约露了怯,宁斐的心情似乎转好:“我还以为你真不怕死,到头来,还是会被吓住。”
不论如何,至少现在看来,他的确是不会杀她了。
端木舒平静心绪:“谢公子恕罪。”
“哼。”宁斐又取一枝箭,张弓速射,将将中靶:“那你这位贤臣,对我的箭术,有何高见啊?”
“小女不通刀箭,不过小女的兄长,射艺称绝,待他征战归来,愿为公子引荐。”端木舒又看了看箭靶:“不过冬狩怕是赶不上了。若公子近日是忙于习射,以小女目下所见,公子的练习耽搁一日两日的,想来也无甚差别吧?”
宁斐偏头看她:“你还不走,继续放肆,是等着我再给你一箭吗?下一箭,可不知道会偏到哪里了。”
端木舒向他行一礼:“那小女回芙蕖轩,恭候公子大驾。”
宁斐没有回答,他只是又面向木靶,拉开了弓。
端木舒退到林荫之后时,听到了放弦之声,只是听声音,那一箭又没有中靶。
耳畔的伤口不算很深,但是火辣辣地疼,溢出血珠来。端木舒用手捏着,想着该先找个人替她处理一下,再回芙蕖轩去。
远远见到有个小宫女站在灌丛边,正在东张西望。
她正要出声喊那小宫女,没想到小宫女见她来了,反倒主动两三步迎上前来。
却不是为了她的伤口,而是小心地从怀中掏出一纸信笺来:“姝君,这是府上递来的信。”
端木舒伸手接过,手指上的血渍在信笺上落下个指印。
那小宫女瞪大了眼:“啊呀,姝君这是怎么了?”
“没什么大事。”端木舒指指那个伤口:“你想办法替我处理一下。”
“那姝君在此稍候,我去去就来。”
等那小宫女的空档,端木舒避到林径上,拆开了信。
是父亲寄来的,让她出宫,千万尽快,语气颇为迫切。
信中虽只说是母亲的病迟迟不愈,但端木舒知晓父亲行事,即便是母亲真病入沉疴,也断不会如此措辞,真正的原因恐怕并非如此。
那小宫女取了药酒来,替她拭干净伤口,细细敷上一层药膏。
将鬓发略微下挽一些,伤口也就遮掩住了。
端木舒带着耳畔的疼痛和心中的不安,回到了芙蕖轩。
一迈入轩中,沣国女侍们便殷勤道:“姝君来了!公主正问呢。”
公主牧婵正用早膳,闻声搁下汤匙,浮上一个羞怯的笑,小声道:“因为姝君往常来得早。”
她不说端木舒今日来迟,只说她往常来得早。
听着这轻声细语,软软糯糯,端木舒抬手拂过掩在发底的伤痕,想起那始作俑者,忍不住想要叹息一声。
这一整日,宁斐还是没有来。
第二日也没有。
就在端木舒以为自己堪称鲁莽的大胆之举还是毫无收获时,第三日清晨,她走过衡清池畔的宫道去往芙蕖轩时,宁斐又从路旁的巨石上跳下,拦住了她的去路。
他的神情间好像全然忘了那日的不悦,一脸的轻松愉快:“走,带我去见公主。”
端木舒跟着小寺人穿过清晨的林荫路,一转就看到了平葭宫中的小校场。
宁斐正站在场中,张弓引箭,一身重绯猎袍收腰束袖,使那还未长成的身形初具了几分少年英武。
那小寺人低头道一声:“公子,端木姝君到了。”
恰好这一声中,箭离弦而出。
一箭脱靶。
“没长眼?”宁斐转过头来,面色不豫。
小寺人忙跪下,慌张道:“小人该死,公子恕罪!”
端木舒朝那箭靶看了一眼,靶上的箭稀稀落落,离靶心也还远着呢,方才那箭或许本就上不了靶。
这些时日在宫中,宫女寺人们提起这位公子,都是战战兢兢提心吊胆的模样,端木舒虽还未十分体会这十二岁少年的可怕之处,却也已领会到他并非如外表那般无害。
她上前一步,抢在宁斐再开口发落前,行个礼道:“公子安好。”
宁斐扫她一眼,又看向那小寺人:“还不快滚。”
那小寺人连滚带爬地退了下去,身影不过刚刚消失,宁斐眉眼间那股戾色已经一扫而空,脸变得倒是很快:“听说你近日颇见成效啊。”
端木舒低头:“是,公主如今总算有些适应。”
自从那日之后,公主身边的女官们不再处处抱着敌意,尤其对端木舒更是另眼相待。公主也对她愈发亲近,于是她不但能同公主讲谈更多晋国之事,也能更密切地观察公主的习惯与好恶。
渐渐的,公主总算是不再害怕得整日窝在袁娘子怀中,平葭宫的宫人们也能近前伺候了。
这些时日相处下来,不仅是端木舒,众宫人都发现公主其实是个个性温软,十分可爱的小姑娘,对侍者也颇为宽容体贴,于是逐渐也都有了怜爱之意。
“才这么些时日,你都把公主哄上秋千架了。”宁斐将弓提在身侧,信步走过来,在绯色衣袍的衬托下,他的脸更显白皙稚嫩,嘴角一扬,那颗略显俏皮的犬齿便露出来:“我定会在君父和母亲的面前,替姐姐你邀邀功。”
他的语气乖巧可人,但端木舒对这句“姐姐”实在敬谢不敏,她又低下头:“小女不敢居功。公主只不过对晋国不甚了解,所以多有畏惧,只要多些时日,熟悉起来,自然也就好了。”
宁斐语带意外:“你不是为了请功,那你来找我做什么?”
“昨日小君已探望过公主,相处甚欢,只是没有见到公子。据小女所知,自公主入宫以来,公子还没有前去问候过。”
其实不仅是没有去问候过,端木舒听夫人身边的宫女们私下说,夫人也想让宁斐同去,被宁斐拒绝了。端木舒看得出,对于宁斐的缺席,公主颇有些失望,若是知晓宁斐是故意不去,以那敏感细腻的性子,更不知会怎样忧思百转了。所以端木舒才一大早来见宁斐,希望能劝说他前去探问。
宁斐持弓的手腕转了一转,弓臂在他的背后敲了两下:“让你入宫是陪那个小公主,你怎么连我也管起来了。”
“小女不敢。只是公主是为了公子才长途跋涉来到晋国,公子却避而不见,公主心中难免不安,还请公子慎思。”
“有什么好思的,你把她哄得好好的,我不去见她,她也不会跑回沣国去。”宁斐一转身,又朝靶场上走去,顺手从箭筒里抽了一枝羽箭:“我忙得很,没功夫搭理动不动就哭哭啼啼的小姑娘。”
他话语间对公主浑不在意。不过大约他这个年纪,不爱和女孩子相处也是正常。端木舒这么想着,跟上前去两步:“公主只是年纪小了些,其实知文懂礼,并不会无理取闹,而且善良可爱……”
宁斐打断她:“你就是把她夸上天,我也不会去。反正以后成婚自然就见着了,急什么。”
端木舒犹疑:“这……难道公子打算等到成婚再与公主相见?毕竟是公子未来的夫人,同在平葭宫中,是否还是早些见面,好多加了解……”
“要了解她做什么?不过就是为了两国联姻,实话说,沣国送过来的是人是狗我都不在乎。”宁斐说着突然笑出声,浑像个出言无忌的孩子:“我倒情愿用她跟沣侯换条好猎犬,那可比八岁的小姑娘有用多了,你说是不是?”
但端木舒并不觉得这话好笑,宁斐的笑声刺了她的耳,但她捏紧双手,耐住性子:“小女不敢苟同。公主乃是沣侯之女,地位尊贵不下于公子,还是和睦相处为好……”
宁斐慢条斯理检查着箭羽毛:“我来日称孤,要同谁和睦相处?你将她同我论尊卑?”
好一股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的傲气。
话语间他已笃定,晋国的国君之位将会是他的。但这一点,现下或许已不可否认。
宁斐的目光从端木舒脸上扫过:“你看起来并不惊讶。”他语调散漫,看端木舒的眼神,和检视羽箭也没有两样:“既然你明白,还这样同主君说话,可不算是聪明人呀。”
宁斐的目光落回手中的羽箭上,似乎对这支箭有所不满,忽然将它折断,掷在端木舒的怀里:“退下吧。”
他对待端木舒,已全然持着主君姿态,言行之间,更是轻蔑。
晋国未来的国君,竟然会是这样一个少年。
旁人在他的眼里,似乎至多不过是与猎犬、弓箭相提并论之物。
而端木氏竟还要为他撑势。
端木舒没有退下,她看着宁斐从箭筒中重抽了一支箭,搭箭上弦,拉开了弓。
她开口道:“如今君上照临朱雀殿,公子尚且,还不是小女的主君。”
宁斐一箭放出,直插入靶后的草地里。
宁斐转过身来,不知是为这一箭,还是为她的话,眉间染上怒色:“你……!”
但端木舒的这句话,他却实在难以反驳斥责。
“况且俯首帖耳,喏喏唯命,虽是挑选好猎犬的基范,却实在不是贤臣之道啊。”端木舒不顾宁斐面覆寒霜,侧过去看远处的箭靶和靶上稀落的羽箭:“就比如说射术,若任由公子胡乱练习,只一味称好,恐怕以后,连夏田冬狩的神祭都要落空了。”
“你不要以为我对你和颜悦色,你就可以忘形放肆。我准你现在告罪退下 ,否则——”
“否则?”端木舒回过头:“否则,公子要杀尽直臣,用猎犬治国?”
宁斐猛然又抽出一支箭,搭弓拉弦,对准了她:“你好大的胆子!”
锋利的箭尖离端木舒不过几步之遥,但她却笑了:“在文氏姝君的纳征礼上,公子已说过这话了。公子该早知道小女胆大。”
“你以为我不敢杀你。”宁斐的脸上终于全然褪去了邻家小弟般的神情,他的表情甚至不再是愤怒,而是阴戾森冷。
“公子当然敢,小女只是以为公子不会。毕竟小女也知道公子……”端木舒回敬以进宫那日,宁斐评价她的那一句:“不是个笨蛋。”
如今国中上下,都认为端木氏扶持宁斐,若此时宁斐在此时杀了端木氏的姝君,不但会失去端木氏,也会让后来的追随者觉得他暴戾无情,因此望而却步。
而且宁斐虽然狂妄,毕竟也通习经义史论,端木舒相信自己所言,他也应明白其中道理。
忽然一声冷笑,疾风擦着端木舒的耳畔而过。
宁斐竟然真的放出了箭。
那冷笑还挂在宁斐的嘴角:“我敢不敢,会不会,是不是个笨蛋,轮得到你来评?”
耳廓泛起迟来的疼痛,端木舒抬手一摸,方才那箭留下了一道浅浅的伤口。
以宁斐的射术,即便是这样近的距离,也恐怕会出意外,他竟真敢放箭。
她的表情大约露了怯,宁斐的心情似乎转好:“我还以为你真不怕死,到头来,还是会被吓住。”
不论如何,至少现在看来,他的确是不会杀她了。
端木舒平静心绪:“谢公子恕罪。”
“哼。”宁斐又取一枝箭,张弓速射,将将中靶:“那你这位贤臣,对我的箭术,有何高见啊?”
“小女不通刀箭,不过小女的兄长,射艺称绝,待他征战归来,愿为公子引荐。”端木舒又看了看箭靶:“不过冬狩怕是赶不上了。若公子近日是忙于习射,以小女目下所见,公子的练习耽搁一日两日的,想来也无甚差别吧?”
宁斐偏头看她:“你还不走,继续放肆,是等着我再给你一箭吗?下一箭,可不知道会偏到哪里了。”
端木舒向他行一礼:“那小女回芙蕖轩,恭候公子大驾。”
宁斐没有回答,他只是又面向木靶,拉开了弓。
端木舒退到林荫之后时,听到了放弦之声,只是听声音,那一箭又没有中靶。
耳畔的伤口不算很深,但是火辣辣地疼,溢出血珠来。端木舒用手捏着,想着该先找个人替她处理一下,再回芙蕖轩去。
远远见到有个小宫女站在灌丛边,正在东张西望。
她正要出声喊那小宫女,没想到小宫女见她来了,反倒主动两三步迎上前来。
却不是为了她的伤口,而是小心地从怀中掏出一纸信笺来:“姝君,这是府上递来的信。”
端木舒伸手接过,手指上的血渍在信笺上落下个指印。
那小宫女瞪大了眼:“啊呀,姝君这是怎么了?”
“没什么大事。”端木舒指指那个伤口:“你想办法替我处理一下。”
“那姝君在此稍候,我去去就来。”
等那小宫女的空档,端木舒避到林径上,拆开了信。
是父亲寄来的,让她出宫,千万尽快,语气颇为迫切。
信中虽只说是母亲的病迟迟不愈,但端木舒知晓父亲行事,即便是母亲真病入沉疴,也断不会如此措辞,真正的原因恐怕并非如此。
那小宫女取了药酒来,替她拭干净伤口,细细敷上一层药膏。
将鬓发略微下挽一些,伤口也就遮掩住了。
端木舒带着耳畔的疼痛和心中的不安,回到了芙蕖轩。
一迈入轩中,沣国女侍们便殷勤道:“姝君来了!公主正问呢。”
公主牧婵正用早膳,闻声搁下汤匙,浮上一个羞怯的笑,小声道:“因为姝君往常来得早。”
她不说端木舒今日来迟,只说她往常来得早。
听着这轻声细语,软软糯糯,端木舒抬手拂过掩在发底的伤痕,想起那始作俑者,忍不住想要叹息一声。
这一整日,宁斐还是没有来。
第二日也没有。
就在端木舒以为自己堪称鲁莽的大胆之举还是毫无收获时,第三日清晨,她走过衡清池畔的宫道去往芙蕖轩时,宁斐又从路旁的巨石上跳下,拦住了她的去路。
他的神情间好像全然忘了那日的不悦,一脸的轻松愉快:“走,带我去见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