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后的第三日,骠骑将军府的演武场飘起细如盐粒的冰碴。连戚握着玄铁长剑的手背青筋暴起,铠甲接缝处渗出的血珠冻成冰晶,在秋阳下折射出细碎的光。他望着场边那顶垂着珍珠帘的软轿,轿中传来的银铃声像根细针扎在耳骨上——是沈昭妤惯用的九鸾金铃。
“将军这剑,怕是要劈碎末将的枪头了。”副将的调侃被北风卷散,连戚这才惊觉自己将枪尖劈入青石板三寸。他扯下腰间牛皮水囊,冰凉的酒液灌进口中,却冲不散喉间萦绕的沉水香——今晨他在铠甲内衬发现片胭脂花瓣,边角还带着齿痕,分明是她昨夜潜入时留下的。
软轿帘子突然掀开,沈昭妤身着石榴红裙款步走出,外披的银狐裘在风中翻卷如火焰。她足踝上的银铃随步伐轻响,眼尾胭脂痣在冰碴中愈发鲜艳:“将军演武,怎的像与自己过不去?”她抬手抛来条丝帕,素白绢面上绣着半枝并蒂莲,“可是在想北疆的战事?”
连戚接住丝帕的指尖微颤,沈昭妤的体温仿佛还留在上面。他望着她走近时裙摆扫过的青砖,那里还留着他方才劈出的剑痕:“末将在想,太子妃亲临演武场,若是伤了玉足——”
“将军心疼?”沈昭妤忽然踩上他的战靴,狐裘滑落露出绣着曼珠沙华的抹胸,“比起玉足,本宫倒更想看看将军的旧伤。”她指尖划过他铠甲下露出的狼牙疤痕,“北疆的狼,可曾让将军夜里做噩梦?”
演武场的亲兵们纷纷低头,兵器相撞的声响忽然乱了节奏。连戚望着沈昭妤眼中跳动的火光,忽然想起三年前秋狩,她在狼窝里捡起金步摇时,也是这般似笑非笑的模样。那时她的指尖沾着狼血,却比任何明珠都耀眼。
“末将的噩梦,向来是美人勾魂。”他忽然压低声音,铠甲下的手掌扣住她腰窝,“比如此刻,太子妃的胭脂蹭到了末将的护心镜。”
沈昭妤笑着推开他,指尖在护心镜上画了朵小狐狸:“将军倒是敢想。”她转身时狐裘扫过他持剑的手,“不过本宫今日来,是要送将军件礼物。”她拍了拍手,侍从捧来鎏金漆盒,“西域进贡的冰蚕软甲,说是刀枪不入呢。”
连戚掀开盒盖,雪白的甲胄上用金线绣着展翅的凤凰,凤尾处却藏着串狼首纹。他忽然想起上月沈昭妤在他战报上用朱砂画的标记,与这狼首纹分毫不差:“太子妃费心了。”
“费心的是将军。”沈昭妤忽然凑近,在他耳边低语,“听说将军昨夜在祁首辅的茶里下了迷药?”她咬住他耳垂轻轻厮磨,“本宫可是帮你盯着,那杯茶,祁砚碰都没碰。”
连戚浑身一震,手按在剑柄上的力道几乎要捏碎剑鞘。沈昭妤总能在他以为隐秘的地方出现,像条毒蛇,缠在他最致命的七寸上:“末将不懂太子妃在说什么。”
“不懂?”沈昭妤笑着退后两步,指尖划过软甲上的凤凰眼睛,“那将军为何要偷调北疆三万人马?”她忽然甩袖,盒盖“砰”地合上,“是想替本宫扫平前路,还是——”她眼尾微挑,“想让本宫记住你?”
演武场的风突然转了方向,冰碴子打在铠甲上沙沙作响。连戚望着沈昭妤鬓边晃动的金步摇,忽然想起她在东宫宴会上为傅临渊描眉的模样。那时她指尖的螺子黛染在太子颈间,像朵开败的红梅。
“末将只希望太子妃平安。”他忽然单膝跪地,手掌按在胸前的狼首纹上,“北疆的雪,冻不坏凤凰的羽毛。”
沈昭妤望着他低垂的头颅,忽然觉得无趣。连戚的炽热像北疆的烈酒,直白而滚烫,远不及祁砚的隐忍来得勾人。她蹲下身,指尖挑起他的下巴:“将军可知,本宫最讨厌听话的狗?”她忽然将胭脂抹在他唇上,“要做,就做咬人的狼。”
连戚喉间发出压抑的低吟,忽然抓住她的手腕按在软甲上。冰蚕甲的触感凉如秋水,却抵不过她掌心的温度。他望着她眼中闪烁的狡黠,忽然明白,自己早已是她棋盘上的卒子,进不得退不得,唯有为她踏碎山河。
“将军这是要抗旨?”沈昭妤笑着挣开他,指尖划过他铠甲上的血痕,“罢了,本宫今夜要去祁首辅府上做客。”她转身时狐裘扫过他的长剑,“若将军想送本宫礼物——”她顿住脚步,“明日早朝,便把虎符交给太子吧。”
连戚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护心镜上的胭脂印像道灼烧的疤。他忽然想起昨夜在刑部大牢,看见祁砚对着沈昭妤的绣帕发呆。那个冷面首辅的指尖抚过帕上的“昭”字,像在触碰易碎的珍宝。
冰碴子渐渐变成冷雨,连戚站在演武场中央,任由雨水冲刷铠甲上的血渍。沈昭妤的金铃声已消失在街角,可他耳边还回荡着她方才的话:“要做咬人的狼。”他低头看着掌心的丝帕,绣着的并蒂莲不知何时被她改成了狼首,狰狞的纹路间,藏着粒细小的朱砂点——像她眼尾的痣。
是夜,骠骑将军府的书房传来重物倒地声。连戚握着染血的匕首,看着暗格里露出的半幅北疆地图,上面用朱砂标着十三处关隘,正是沈昭妤这些年在他战报上画过的标记。他忽然笑了,笑声混着雨水敲打窗棂的声响,惊飞了檐角栖息的寒鸦。
祁砚的茶里没迷药,他知道。沈昭妤帮他盯着,不过是想让他知道,她的网早已罩住了所有人。连戚擦去匕首上的血,忽然想起沈昭妤在庆功宴上用他的血画并蒂莲的场景。那时她指尖的温度,比北疆的篝火还要烫,而他掌心的碎瓷,比任何誓言都要锋利。
雨停时,连戚换上沈昭妤送的冰蚕软甲,甲胄下贴着她留的丝帕。狼首纹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像极了她眼中的狡黠。他知道,明日早朝交出虎符,不过是她棋盘上的一步棋。而他,心甘情愿做这枚过河的卒,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也要为她踏出一条血路。
骠骑将军府的正门忽然传来马蹄声,连戚透过窗棂,看见东宫的仪仗队正朝着祁砚府的方向而去。沈昭妤的软轿上,珍珠帘被夜风吹得哗哗作响,像她银铃般的笑声,永远勾着人的心魂。
他握紧腰间的长剑,剑鞘上的狼首纹与软甲上的凤凰遥相呼应。连戚忽然明白,在沈昭妤的世界里,没有真心与背叛,只有猎物与猎手。而他,早已在捡起那支金步摇的瞬间,就成了她掌心的猎物,永生不得逃脱。
夜雨冲刷着演武场的青砖,将连戚的血迹与沈昭妤的胭脂印一并冲淡。可有些东西,却在彼此的心底生了根——像北疆的红柳,越是苦寒,越是生长得热烈而张扬。
“将军这剑,怕是要劈碎末将的枪头了。”副将的调侃被北风卷散,连戚这才惊觉自己将枪尖劈入青石板三寸。他扯下腰间牛皮水囊,冰凉的酒液灌进口中,却冲不散喉间萦绕的沉水香——今晨他在铠甲内衬发现片胭脂花瓣,边角还带着齿痕,分明是她昨夜潜入时留下的。
软轿帘子突然掀开,沈昭妤身着石榴红裙款步走出,外披的银狐裘在风中翻卷如火焰。她足踝上的银铃随步伐轻响,眼尾胭脂痣在冰碴中愈发鲜艳:“将军演武,怎的像与自己过不去?”她抬手抛来条丝帕,素白绢面上绣着半枝并蒂莲,“可是在想北疆的战事?”
连戚接住丝帕的指尖微颤,沈昭妤的体温仿佛还留在上面。他望着她走近时裙摆扫过的青砖,那里还留着他方才劈出的剑痕:“末将在想,太子妃亲临演武场,若是伤了玉足——”
“将军心疼?”沈昭妤忽然踩上他的战靴,狐裘滑落露出绣着曼珠沙华的抹胸,“比起玉足,本宫倒更想看看将军的旧伤。”她指尖划过他铠甲下露出的狼牙疤痕,“北疆的狼,可曾让将军夜里做噩梦?”
演武场的亲兵们纷纷低头,兵器相撞的声响忽然乱了节奏。连戚望着沈昭妤眼中跳动的火光,忽然想起三年前秋狩,她在狼窝里捡起金步摇时,也是这般似笑非笑的模样。那时她的指尖沾着狼血,却比任何明珠都耀眼。
“末将的噩梦,向来是美人勾魂。”他忽然压低声音,铠甲下的手掌扣住她腰窝,“比如此刻,太子妃的胭脂蹭到了末将的护心镜。”
沈昭妤笑着推开他,指尖在护心镜上画了朵小狐狸:“将军倒是敢想。”她转身时狐裘扫过他持剑的手,“不过本宫今日来,是要送将军件礼物。”她拍了拍手,侍从捧来鎏金漆盒,“西域进贡的冰蚕软甲,说是刀枪不入呢。”
连戚掀开盒盖,雪白的甲胄上用金线绣着展翅的凤凰,凤尾处却藏着串狼首纹。他忽然想起上月沈昭妤在他战报上用朱砂画的标记,与这狼首纹分毫不差:“太子妃费心了。”
“费心的是将军。”沈昭妤忽然凑近,在他耳边低语,“听说将军昨夜在祁首辅的茶里下了迷药?”她咬住他耳垂轻轻厮磨,“本宫可是帮你盯着,那杯茶,祁砚碰都没碰。”
连戚浑身一震,手按在剑柄上的力道几乎要捏碎剑鞘。沈昭妤总能在他以为隐秘的地方出现,像条毒蛇,缠在他最致命的七寸上:“末将不懂太子妃在说什么。”
“不懂?”沈昭妤笑着退后两步,指尖划过软甲上的凤凰眼睛,“那将军为何要偷调北疆三万人马?”她忽然甩袖,盒盖“砰”地合上,“是想替本宫扫平前路,还是——”她眼尾微挑,“想让本宫记住你?”
演武场的风突然转了方向,冰碴子打在铠甲上沙沙作响。连戚望着沈昭妤鬓边晃动的金步摇,忽然想起她在东宫宴会上为傅临渊描眉的模样。那时她指尖的螺子黛染在太子颈间,像朵开败的红梅。
“末将只希望太子妃平安。”他忽然单膝跪地,手掌按在胸前的狼首纹上,“北疆的雪,冻不坏凤凰的羽毛。”
沈昭妤望着他低垂的头颅,忽然觉得无趣。连戚的炽热像北疆的烈酒,直白而滚烫,远不及祁砚的隐忍来得勾人。她蹲下身,指尖挑起他的下巴:“将军可知,本宫最讨厌听话的狗?”她忽然将胭脂抹在他唇上,“要做,就做咬人的狼。”
连戚喉间发出压抑的低吟,忽然抓住她的手腕按在软甲上。冰蚕甲的触感凉如秋水,却抵不过她掌心的温度。他望着她眼中闪烁的狡黠,忽然明白,自己早已是她棋盘上的卒子,进不得退不得,唯有为她踏碎山河。
“将军这是要抗旨?”沈昭妤笑着挣开他,指尖划过他铠甲上的血痕,“罢了,本宫今夜要去祁首辅府上做客。”她转身时狐裘扫过他的长剑,“若将军想送本宫礼物——”她顿住脚步,“明日早朝,便把虎符交给太子吧。”
连戚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护心镜上的胭脂印像道灼烧的疤。他忽然想起昨夜在刑部大牢,看见祁砚对着沈昭妤的绣帕发呆。那个冷面首辅的指尖抚过帕上的“昭”字,像在触碰易碎的珍宝。
冰碴子渐渐变成冷雨,连戚站在演武场中央,任由雨水冲刷铠甲上的血渍。沈昭妤的金铃声已消失在街角,可他耳边还回荡着她方才的话:“要做咬人的狼。”他低头看着掌心的丝帕,绣着的并蒂莲不知何时被她改成了狼首,狰狞的纹路间,藏着粒细小的朱砂点——像她眼尾的痣。
是夜,骠骑将军府的书房传来重物倒地声。连戚握着染血的匕首,看着暗格里露出的半幅北疆地图,上面用朱砂标着十三处关隘,正是沈昭妤这些年在他战报上画过的标记。他忽然笑了,笑声混着雨水敲打窗棂的声响,惊飞了檐角栖息的寒鸦。
祁砚的茶里没迷药,他知道。沈昭妤帮他盯着,不过是想让他知道,她的网早已罩住了所有人。连戚擦去匕首上的血,忽然想起沈昭妤在庆功宴上用他的血画并蒂莲的场景。那时她指尖的温度,比北疆的篝火还要烫,而他掌心的碎瓷,比任何誓言都要锋利。
雨停时,连戚换上沈昭妤送的冰蚕软甲,甲胄下贴着她留的丝帕。狼首纹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像极了她眼中的狡黠。他知道,明日早朝交出虎符,不过是她棋盘上的一步棋。而他,心甘情愿做这枚过河的卒,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也要为她踏出一条血路。
骠骑将军府的正门忽然传来马蹄声,连戚透过窗棂,看见东宫的仪仗队正朝着祁砚府的方向而去。沈昭妤的软轿上,珍珠帘被夜风吹得哗哗作响,像她银铃般的笑声,永远勾着人的心魂。
他握紧腰间的长剑,剑鞘上的狼首纹与软甲上的凤凰遥相呼应。连戚忽然明白,在沈昭妤的世界里,没有真心与背叛,只有猎物与猎手。而他,早已在捡起那支金步摇的瞬间,就成了她掌心的猎物,永生不得逃脱。
夜雨冲刷着演武场的青砖,将连戚的血迹与沈昭妤的胭脂印一并冲淡。可有些东西,却在彼此的心底生了根——像北疆的红柳,越是苦寒,越是生长得热烈而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