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十二月,浣城终于开始降温了。太阳不再不知疲倦地挂在半空,吹过脸颊的风也变得凉爽怡人。
徐徐的凉风却吹不走内心的焦灼。等待期中成绩公布的蒋知之就是如此。
她近来总有些心神不宁。这一次考试的物理试卷难度极大,她光空着的题目就已经丢了二十来分,更不消说一些连蒙带猜的会扣多少分。她的运气向来不怎么样,这一次能不能挂在及格线上都是未知数。
她正襟危坐,紧张兮兮地盯着拿着成绩表缓步走进班内的老刘。
身后传来很轻的一声笑。蒋知之没忍住,偷偷摸摸地侧了侧头,瞪了罪魁祸首一眼。
江嘉阳对上她的视线,无辜地眨了眨眼,做了个给嘴拉上拉链的动作。
要问她什么时候和江嘉阳熟稔起来的?大概就是在上一次互赠纸巾后,日常他们也能搭上两句话。有时候是江嘉阳找她问作业,有时候是她找江嘉阳讲错题,一来二去交流也就多了些。
其实也算不上熟稔,只不过相比从前,相处没有那么尴尬了而已。
江嘉阳行为举止间总拿捏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分寸感,既不会太亲近让她觉得难受,也不会太疏远让她觉得难堪。这种相处模式让她觉得轻松。像是一杯泡好的名茶,清淡而不寡淡,细品方能品出其韵味无穷。
也许命运的纠缠就是从出现认同感开始。
这当然都是后话,当务之急还是没有定论的期中成绩。老刘不是喜欢当众落学生面子的人,并不主张在班上公开报分数,而是下发成绩单自己查看。
但是身为班主任,唠叨两句总还是要的。
“这次我们班上发挥比较普通,只能说是正常水平,但是离我的预期还差了一点,希望同学们下次继续努力。”
“我们班有几位同学的单科成绩这一次非常出彩,希望同学们能够向他们学习,取长补短。”
老刘朝蒋知之她们的方向看过来一眼。蒋知之头皮一紧,不自觉挺直了腰杆。身后又隐隐约约传来一声轻笑,像是没憋住一般,还带了丝气音。
“我们班的物理第一也是这次期中联考整个联盟的第一名,江嘉阳,95分。”
“蒋知之,语文单科129.5分,差一点点就能上130,是我们校内第一名。”
“汪鹏,数学142分,校排名第七,进步非常大,值得表扬。”
……
后面老刘又说了些什么蒋知之再没注意听。她先是懊恼了一小会那差的0.5分,然后花了很长的时间思考:她后桌这人的脑子是什么构成?这次的物理试卷用什么姿势考才能考到95分?
她攥着自己的成绩单,盯着物理那一栏的59看了很久,像是要把这张薄薄的纸片看穿似的。她的分数跟人家的分数个十位完全调了个个,连及格线都没蹭上。
思索了很久依旧无果,待老刘走后,蒋知之真心实意地向江嘉阳提问。
江嘉阳觉得无趣般地揉了揉眼睛,嘴角扬起了一个欠揍的弧度:“不扣我过程分的话我应该98。”
“?”
蒋知之无言地盯着他那嘚瑟而不自知的样子咬了咬牙,有点丧气地转回去:“算了,问你也是给自己找气受。”
江嘉阳见好就收,在桌面上拾起一支笔,习惯性地在手上转了一圈,从草稿本上随意撕下一张纸来,落笔写了几行字。
把纸对折几次叠成小块,他轻轻一抛,纸团精准地落在蒋知之桌上。
蒋知之把纸团展开来。纸上的字迹遒劲流畅,也许是因为时间仓促下笔略有些潦草:
“我说着玩的。这次试卷确实有难度,不会的可以来问我。”
对暗号似的,又像是在故意逗她开心,他也在角落里画了一个小小的笑脸。
蒋知之看了一眼,还是没忍住笑了。
期中考结束后,按照惯例,会举行一次家长会。这本来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偏生她这次物理分数实在惨不忍睹,再加上不久前的那一场“早恋”风波,蒋知之觉得老刘可能会在她爸妈面前添油加醋地“数落”她的罪行。为了避免被家法伺候一顿,她决定让脾气较为收敛的蒋父参加这一次家长会。
在她放学回家的路上,蒋知之开诚布公地同蒋父坦白道:“这周六我们要开家长会了,你去参加一下呗。”
蒋父看她一眼,没答应:“我没时间,叫你妈妈去。”
“不行不行,”蒋知之连忙拒绝,压低声音求他,“我这回物理没考好,她去的话我就要挨打了。”
“我去你照样要挨打,叫你学习不上心。”
“讲道理,物理又不是上心就能学好的。”蒋知之不服气,嘴里含糊地嘟囔着。
“那当时选科叫你选历史学文你又不选,现在学不会能怪到谁的头上。”蒋父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
“你就说你去不去!”
“我去总行了吧。”
“谢谢你!全世界最好的爸爸!”
“走开走开,有这贫嘴的功夫你不如多想想等家长会开完了怎么应付你妈。”
蒋知之的脸又垮了下来。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不得不说,蒋父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难题,其困难程度令蒋知之从星期四的晚上一直思考到星期六家长会开始的前一秒都没有想出一个十全十美的解决方案。
也许没有对策就是最好的对策,她安慰自己,实在不行到时候莽着上拉她爸垫背。
家长会要求学生把家长领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后再离校,蒋知之怕蒋父在学校里绕迷路了,提前几分钟就跑到校门口等着了。没一会她就看到了蒋父胖胖的身影,然而却不止他一个人。蒋父身边还站着一个高高瘦瘦的男人,与他刚过一米七的个头形成鲜明对比。而这看上去毫不搭边的两人,正凑在一块相谈甚欢。
这人是谁?蒋知之思索着,满头雾水。蒋父很快发现了傻站在校门口的她,快走两步走过来。那个陌生的男人也跟了过来。
走近了看才发现,这个陌生的中年男子长得很不赖。高挺的鼻梁、冷峻的面部轮廓,一双狭长且微微上挑的眼睛,既沉淀了时间的沧桑,又暗藏着一股难掩的锐气。
最让蒋知之觉得疑惑的是,她总觉得这人长得有点眼熟,但她确实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见过他。
出于礼貌,她向男人点头问好,然后默默跟在蒋父身后走着,有些局促不安。
蒋父接收到了她求助的信号,对着陌生男人爽朗一笑:“我得给我女儿开家长会去了,咱们下回约个饭再一块好好聊聊。”
男人回他一笑,也没急着走:“你真是好福气,养了这么水灵的一个姑娘。我也是给我儿子开家长会来的,说不定还能顺道呢。”
“你儿子上高几啊?”蒋父一边上楼梯一边同男人闲扯两句。
“高二吧。”
“这是巧了!我女儿也上高二!你家的在高二几班啊?”
男人思索了一下,然后才开口:“我记得他说是七班。”
蒋父的眼睛猛然亮了亮。蒋知之也是一愣,没想到会发生这么巧的事情。
“我们家这个也在七班!好缘分呐,俩孩子还同班!指不定俩人还同桌呢!”
蒋知之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地开口:“叔叔你好,我叫蒋知之,可以请问一下您儿子叫什么吗?”
男人笑得很友善,看出来她的紧张,还特意放缓了语气同她讲话:“不搞那么多虚礼,直接叫我江叔就行。我儿子叫江嘉阳,特别混一小子,不知道你俩认不认识。”
一轻飘飘的话足以掀起惊天巨浪,而蒋知之站在浪头上,只觉得全世界都瞬间静默了下来,已经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反应。
他俩挺认识的。
就前后桌的关系,还能不认识吗。
这种石化的状态一直持续到进班,然后毫不意外地和颇感意外的江嘉阳对视了一样。
蒋知之木着脸转开视线,同蒋父和江父两人道了别,像是踩在棉花上一样深一脚浅一脚地离开了教室。
她家离学校不远,所以她决定步行回家。
这个世界真小啊,他爸爸认识的朋友是她在学校认识的朋友的爸爸,而且他们俩人还是前后桌。戏剧得像是某某卫视八点半黄金剧场播出的大型校园剧一样。
没走两步,身后就传来了自行车“叮叮当当”的响铃声。蒋知之以为自己占了路,慌忙往边上一避,然后才发现那个骑着山地车的是个熟人。
还是她现在暂时不太想碰到的熟人。
江嘉阳单脚支地,吹了声口哨,语气有些轻佻:“想什么呢美女,都要撞到石墩子上了。”
蒋知之这才发现,她再往前走一点点就会毫无防备地被脚边的石墩子绊一跤。她涨红了脸,这才会过意来:他刚刚是故意按铃的,是在提醒她看路。
“谢谢。”她小声说,避开了他问的问题。
江嘉阳看她不想回答也没追问,又拨了拨车铃,带出“丁零当啷”一阵响。他冲蒋知之一扬头,眼尾高高飞扬:“走了啊,回见。”
黑色山地车很快就甩掉她一大截。蒋知之看着男生精瘦的背影向着夕阳的方向远去,慢慢融化在一片绚烂的橙红里。
他似乎格外偏爱宽大款的卫衣,这次穿的是黑色,帽子松松地搭在背上,没有帽子管束的头发恣意地在风里张扬着。调皮的风顺着没贴紧的衣服下摆钻进去,他的卫衣被风撑大,衣摆随着骑车的节奏一晃一晃。
蒋知之恍然有种错觉,好像连外面那件笨重的黑白灰拼接的校服也无法困住他。男生身形轻盈矫健,明明是在平地上骑着车,却又像马上就要飞到太阳上。
少年的意是肆意的意,是意气风发的意。十几岁的年纪尚且有着挥洒不完的活力,毫无自觉地在过路人心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徐徐的凉风却吹不走内心的焦灼。等待期中成绩公布的蒋知之就是如此。
她近来总有些心神不宁。这一次考试的物理试卷难度极大,她光空着的题目就已经丢了二十来分,更不消说一些连蒙带猜的会扣多少分。她的运气向来不怎么样,这一次能不能挂在及格线上都是未知数。
她正襟危坐,紧张兮兮地盯着拿着成绩表缓步走进班内的老刘。
身后传来很轻的一声笑。蒋知之没忍住,偷偷摸摸地侧了侧头,瞪了罪魁祸首一眼。
江嘉阳对上她的视线,无辜地眨了眨眼,做了个给嘴拉上拉链的动作。
要问她什么时候和江嘉阳熟稔起来的?大概就是在上一次互赠纸巾后,日常他们也能搭上两句话。有时候是江嘉阳找她问作业,有时候是她找江嘉阳讲错题,一来二去交流也就多了些。
其实也算不上熟稔,只不过相比从前,相处没有那么尴尬了而已。
江嘉阳行为举止间总拿捏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分寸感,既不会太亲近让她觉得难受,也不会太疏远让她觉得难堪。这种相处模式让她觉得轻松。像是一杯泡好的名茶,清淡而不寡淡,细品方能品出其韵味无穷。
也许命运的纠缠就是从出现认同感开始。
这当然都是后话,当务之急还是没有定论的期中成绩。老刘不是喜欢当众落学生面子的人,并不主张在班上公开报分数,而是下发成绩单自己查看。
但是身为班主任,唠叨两句总还是要的。
“这次我们班上发挥比较普通,只能说是正常水平,但是离我的预期还差了一点,希望同学们下次继续努力。”
“我们班有几位同学的单科成绩这一次非常出彩,希望同学们能够向他们学习,取长补短。”
老刘朝蒋知之她们的方向看过来一眼。蒋知之头皮一紧,不自觉挺直了腰杆。身后又隐隐约约传来一声轻笑,像是没憋住一般,还带了丝气音。
“我们班的物理第一也是这次期中联考整个联盟的第一名,江嘉阳,95分。”
“蒋知之,语文单科129.5分,差一点点就能上130,是我们校内第一名。”
“汪鹏,数学142分,校排名第七,进步非常大,值得表扬。”
……
后面老刘又说了些什么蒋知之再没注意听。她先是懊恼了一小会那差的0.5分,然后花了很长的时间思考:她后桌这人的脑子是什么构成?这次的物理试卷用什么姿势考才能考到95分?
她攥着自己的成绩单,盯着物理那一栏的59看了很久,像是要把这张薄薄的纸片看穿似的。她的分数跟人家的分数个十位完全调了个个,连及格线都没蹭上。
思索了很久依旧无果,待老刘走后,蒋知之真心实意地向江嘉阳提问。
江嘉阳觉得无趣般地揉了揉眼睛,嘴角扬起了一个欠揍的弧度:“不扣我过程分的话我应该98。”
“?”
蒋知之无言地盯着他那嘚瑟而不自知的样子咬了咬牙,有点丧气地转回去:“算了,问你也是给自己找气受。”
江嘉阳见好就收,在桌面上拾起一支笔,习惯性地在手上转了一圈,从草稿本上随意撕下一张纸来,落笔写了几行字。
把纸对折几次叠成小块,他轻轻一抛,纸团精准地落在蒋知之桌上。
蒋知之把纸团展开来。纸上的字迹遒劲流畅,也许是因为时间仓促下笔略有些潦草:
“我说着玩的。这次试卷确实有难度,不会的可以来问我。”
对暗号似的,又像是在故意逗她开心,他也在角落里画了一个小小的笑脸。
蒋知之看了一眼,还是没忍住笑了。
期中考结束后,按照惯例,会举行一次家长会。这本来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偏生她这次物理分数实在惨不忍睹,再加上不久前的那一场“早恋”风波,蒋知之觉得老刘可能会在她爸妈面前添油加醋地“数落”她的罪行。为了避免被家法伺候一顿,她决定让脾气较为收敛的蒋父参加这一次家长会。
在她放学回家的路上,蒋知之开诚布公地同蒋父坦白道:“这周六我们要开家长会了,你去参加一下呗。”
蒋父看她一眼,没答应:“我没时间,叫你妈妈去。”
“不行不行,”蒋知之连忙拒绝,压低声音求他,“我这回物理没考好,她去的话我就要挨打了。”
“我去你照样要挨打,叫你学习不上心。”
“讲道理,物理又不是上心就能学好的。”蒋知之不服气,嘴里含糊地嘟囔着。
“那当时选科叫你选历史学文你又不选,现在学不会能怪到谁的头上。”蒋父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
“你就说你去不去!”
“我去总行了吧。”
“谢谢你!全世界最好的爸爸!”
“走开走开,有这贫嘴的功夫你不如多想想等家长会开完了怎么应付你妈。”
蒋知之的脸又垮了下来。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不得不说,蒋父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难题,其困难程度令蒋知之从星期四的晚上一直思考到星期六家长会开始的前一秒都没有想出一个十全十美的解决方案。
也许没有对策就是最好的对策,她安慰自己,实在不行到时候莽着上拉她爸垫背。
家长会要求学生把家长领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后再离校,蒋知之怕蒋父在学校里绕迷路了,提前几分钟就跑到校门口等着了。没一会她就看到了蒋父胖胖的身影,然而却不止他一个人。蒋父身边还站着一个高高瘦瘦的男人,与他刚过一米七的个头形成鲜明对比。而这看上去毫不搭边的两人,正凑在一块相谈甚欢。
这人是谁?蒋知之思索着,满头雾水。蒋父很快发现了傻站在校门口的她,快走两步走过来。那个陌生的男人也跟了过来。
走近了看才发现,这个陌生的中年男子长得很不赖。高挺的鼻梁、冷峻的面部轮廓,一双狭长且微微上挑的眼睛,既沉淀了时间的沧桑,又暗藏着一股难掩的锐气。
最让蒋知之觉得疑惑的是,她总觉得这人长得有点眼熟,但她确实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见过他。
出于礼貌,她向男人点头问好,然后默默跟在蒋父身后走着,有些局促不安。
蒋父接收到了她求助的信号,对着陌生男人爽朗一笑:“我得给我女儿开家长会去了,咱们下回约个饭再一块好好聊聊。”
男人回他一笑,也没急着走:“你真是好福气,养了这么水灵的一个姑娘。我也是给我儿子开家长会来的,说不定还能顺道呢。”
“你儿子上高几啊?”蒋父一边上楼梯一边同男人闲扯两句。
“高二吧。”
“这是巧了!我女儿也上高二!你家的在高二几班啊?”
男人思索了一下,然后才开口:“我记得他说是七班。”
蒋父的眼睛猛然亮了亮。蒋知之也是一愣,没想到会发生这么巧的事情。
“我们家这个也在七班!好缘分呐,俩孩子还同班!指不定俩人还同桌呢!”
蒋知之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地开口:“叔叔你好,我叫蒋知之,可以请问一下您儿子叫什么吗?”
男人笑得很友善,看出来她的紧张,还特意放缓了语气同她讲话:“不搞那么多虚礼,直接叫我江叔就行。我儿子叫江嘉阳,特别混一小子,不知道你俩认不认识。”
一轻飘飘的话足以掀起惊天巨浪,而蒋知之站在浪头上,只觉得全世界都瞬间静默了下来,已经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反应。
他俩挺认识的。
就前后桌的关系,还能不认识吗。
这种石化的状态一直持续到进班,然后毫不意外地和颇感意外的江嘉阳对视了一样。
蒋知之木着脸转开视线,同蒋父和江父两人道了别,像是踩在棉花上一样深一脚浅一脚地离开了教室。
她家离学校不远,所以她决定步行回家。
这个世界真小啊,他爸爸认识的朋友是她在学校认识的朋友的爸爸,而且他们俩人还是前后桌。戏剧得像是某某卫视八点半黄金剧场播出的大型校园剧一样。
没走两步,身后就传来了自行车“叮叮当当”的响铃声。蒋知之以为自己占了路,慌忙往边上一避,然后才发现那个骑着山地车的是个熟人。
还是她现在暂时不太想碰到的熟人。
江嘉阳单脚支地,吹了声口哨,语气有些轻佻:“想什么呢美女,都要撞到石墩子上了。”
蒋知之这才发现,她再往前走一点点就会毫无防备地被脚边的石墩子绊一跤。她涨红了脸,这才会过意来:他刚刚是故意按铃的,是在提醒她看路。
“谢谢。”她小声说,避开了他问的问题。
江嘉阳看她不想回答也没追问,又拨了拨车铃,带出“丁零当啷”一阵响。他冲蒋知之一扬头,眼尾高高飞扬:“走了啊,回见。”
黑色山地车很快就甩掉她一大截。蒋知之看着男生精瘦的背影向着夕阳的方向远去,慢慢融化在一片绚烂的橙红里。
他似乎格外偏爱宽大款的卫衣,这次穿的是黑色,帽子松松地搭在背上,没有帽子管束的头发恣意地在风里张扬着。调皮的风顺着没贴紧的衣服下摆钻进去,他的卫衣被风撑大,衣摆随着骑车的节奏一晃一晃。
蒋知之恍然有种错觉,好像连外面那件笨重的黑白灰拼接的校服也无法困住他。男生身形轻盈矫健,明明是在平地上骑着车,却又像马上就要飞到太阳上。
少年的意是肆意的意,是意气风发的意。十几岁的年纪尚且有着挥洒不完的活力,毫无自觉地在过路人心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