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门外的咳嗽声又一次响起,有人慢慢走了进来。
沈嘉曦侧头去看,月光下,第一眼便是满头银发,头上什么发饰也未佩戴,干净得像一片雪花飘落。
是一位约莫三四十岁的先生。
烛光暖黄摇曳,给整个屋子拢上层层叠叠朦胧的轻纱,而来人身姿清瘦挺拔如剑,一层层刺破,在他面前,一切似乎都无所遁形,看得人心惊。
一身雪白的交领长衫,内里搭暗红色里衣,衣襟,袖口和下摆绣着金色山河图纹样。腰间暗红色腰封配皮质黑金腰带。金丝流苏和白玉环佩自腰间垂落,一步一摇。
宽大的白色广袖外袍下摆与内里长衫的下摆糅杂在一起,随着他的步子流动,偶尔露出的山河图在烛光里忽明忽灭。
眉如墨画,凤眼本该春水含情,此刻却似藏在眼窝阴影里的寒潭。薄唇染着些许血渍,反而在凌厉中又添风流。如果不是眉心眼角的皱纹和一头白发,沈嘉曦甚至会把他错认成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郎。
他步子很慢,但等反应过来时,已经站到了身前。
沈嘉曦后悔了,刚刚不应该被哄着答应见国师的。
她并非真正的长公主,这位国师如此得太子信任,恐怕有真本事在身上,倘若知道了真相,自己该何去何从?
自国师进入屋子就一直没再说话的沈时璟忽然开口:“她醒来之后和孤说话了,说得很好,还拽了孤的袖子,两次。”
没头没尾的一句话,那国师却轻轻“嗯”了一声回答了他。
说的很好?哪里好?拽袖子也要说?
不待她捋清两人云山雾绕的对话,长袖拂过,眼前一亮,困意上涌。
迷迷糊糊间,有低沉沙哑的男声响起:“丹阳长公主已无大碍,神魂刚刚回归,恢复记忆尚需时日,不要受惊即可。”
心绪再度清明时,人早已背过身走了出去,刚刚的困倦也一扫而空。
她听见了国师的话,对方断定自己是这长公主,她却知道自己不是。
作为一个有着过去二十三年间有意识以来的所有记忆的现代人,她的父母,外祖母,和曾经欺负他们的亲戚,沈嘉曦都历历在目。她能准确地说出自己所在的星系,星球,年份,从小到大读过的学校,甚至是做过的离奇的梦,怎么可能是这里的长公主呢?
“安安?安安?你还好吗?”
她回神,怅然地看着那张脸,心里清楚血脉相连的感觉很可能是这个身体主人与少年之间特有的,可他分明和自己长得那么像。
长得像?
想到刚刚环顾屋子时看到的一抹亮色,沈嘉曦扶着床榻边,掀开被子下床,但身体还是不太灵活。
沈时璟着急地看着妹妹,不愿意阻拦,又怕她摔跤,只能上前托住沈嘉曦的小臂。
先前端茶的小丫鬟也挤上前来,主动扶起另一只手,帮她站起来。
“安安,要去哪里,披上披风,兄长背你去好不好?”
沈嘉曦摇了摇头,指向了窗边的妆奁,那里放着一面铜镜。
沈时璟明白过来,开口道:“公主要梳洗,留下梳妆的婢女,再打盆热水来,其余人退下。”
屋内的人顿时散了大半,沈嘉曦没什么阻碍地挪到了铜镜旁坐下,却没看镜子。
沈时璟见状以为她担心容貌,出言安慰:“安安无须担心,不过是躺了半旬,还和以前一样是个小美人呢!看与不看都是父皇和兄长最宠爱的小公主。”
闻言沈嘉曦心中百感交集,哪怕刚刚接触,自己已经开始想留在这儿,健康也好,亲情也罢,这里的一切就像是为她量身打造的陷阱。
理智告诫她不能沉溺其中,却又无时无刻不被诱惑着,心底有声音不断低语:“别告诉他们,你就能拥有这一切,你再也不用忍受病痛的折磨,再也不用独自承担。”
但倘若是牺牲另一个女孩子换得的健康和亲情呢?
——那她找到阿珩,就回到真正的亲人身边去。
向模糊的铜镜伸出手,还未触及镜面,一只大手就已经拿起镜子,移到了她的眼前,抬头看向来人,心脏的鼓动声一下大过一下,她攥紧手心,眼前人和照片逐渐重叠在一起。
“爸爸。。。。。。”
她喃喃开口,全家福上的男人忽然活了过来,穿着明黄色龙袍为她举起了镜子,违和又陌生。
他明显是匆忙赶来,周身裹挟着外间的凉意,却和蔼地笑看着沈嘉曦。
虽没听清她说了什么,依然伸出手轻抚了一下女儿的额顶:“不是要照镜子吗?父皇替安安拿,若是看不清,父皇定寻来这世间最能照出朕的长公主美貌的镜子。”
沈嘉曦不发一言,低头看向镜面,尽管有些模糊,还是依稀能分辨出镜中的女子:
少女穿着洁白的交领中衣,头上的发髻有些松散,大半的黑发披散着,如同雅致灵动的绣品绣在了肩头。
一张精雕玉琢的瓜子脸,皮肤白皙莹润,光滑细腻。弯月细眉,杏眼明眸,琼鼻微翘,朱唇银齿。
铜镜被烛火映得发红,盛夏晨曦里的芙蓉盛放在镜中,缀着两颗清澈的露珠,空气里似乎都有清浅的香气在浮动。
这张脸还是她的,只是精致了许多。
为什么爸爸也在这里?还是皇帝?为什么忽然多出来个哥哥?那位国师又是什么人?倘若我真的是这里的长公主,那之前的二十六年算什么?
这究竟是不是梦?更重要的是,阿珩在哪?
大晟宣庆帝沈永晏看着面前熟悉却又明显更生动的女儿,眉头稍紧,放下了手中的镜子,叹了口气:“安安和你母后越发像了,可还记得父皇吗?”
片刻的沉默,沈时璟适时开口解围:“父皇,安安嗓子暂时还说不了太多话。”
“齐融来看过没有?能恢复吗?”,宣庆帝语气中的着急不似作伪。
“还未来得及,安安醒来口渴,刚喝了点水。”
“口渴?”
宣庆帝沉吟一声,“那,国师可来看过?
虽然是问的沈时璟,目光却一直在沈嘉曦身上。
沈嘉曦只得点头回应,宣庆帝没再为难她,对旁边的小丫鬟道:“好生伺候公主,帮她梳洗好之后,再请药王和齐太医来诊治。”
语毕扭头看向沈时璟:“朕有话要问你。”
父子二人沉默着走出了流景苑的卧房,一路登上了旁边小楼上的亭子,透过竹帘,依稀能看到仍然呆坐在桌前的沈嘉曦。
“明夷国师怎么说?”,宣庆帝率先开了口。
此刻的太子已经一改之前慌张的模样,声音沉着冷静:“禀父皇,国师大人说确实是丹阳回来了,只不过刚刚归来先前的记忆尚未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调养。”
“你与丹阳是龙凤胎,可察觉到异样?”
宣庆帝走到亭子的支柱旁,换了个角度,屋内的丹阳长公主仿佛听到了什么十分惊讶的事情,杏眼瞪得越发圆,正要回头看梳头的丫鬟,余光发现了他,动作僵了僵,又慢慢把头扭了回去。
沈时璟低着头并没有看见这明显心虚的一幕,顺从本心道:“儿臣在妹妹苏醒时,心如擂鼓,这是此前从未有过的。儿臣知道,必定是妹妹回来了。只是。。。。。。”
“只是什么?”
宣庆帝语气中掺杂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不再看向屋内,而是端详起月色和灯火交映下低垂着头的长子。
少年眼神低垂,神态恭敬,大半脸庞掩映在夜色中,单看露出来的眉眼,与额间美玉交相呼应,温润谦和,清雅矜贵。
“只是妹妹似乎并不认可这一切,她很不安。”
“明夷尤善招魂之术,在此间建树颇高。既然是他,必定没有纰漏。况且。。。”
宣庆帝无意识地摸索了一下腰间的青玉牌,“况且,她眼睛里的神采像极了你母亲,你母亲若在,定然一眼就能认出来。”
沈时璟眸色暗了暗,想起蕉鹿苑里见到的一切,头更低了些,却终究什么都没说。
宣庆帝摆摆手让沈时璟退下,又扭头想看屋内,谁知在说话间,门窗都被关上,只能看到屋内暖黄的烛光透过窗纸的光晕。
他一下子笑了,对大太监蔡德光点了点下方门窗紧闭的屋子,“瞧瞧,瞧瞧,朕不过多看了她片刻,别说门,连窗户都关上了,刚醒就会气人了,当真跟她母亲一个样。”
蔡德光装模作样地擦了擦眼角,也不知有几滴泪,“奴才瞧着可不是气人,陛下盼这一天都盼了多少年了,怕是高兴还来不及呢!”
宣庆帝大笑,“如今也只有你个老小子敢调侃朕了。罢了,今日高兴,赏,半年俸禄。”
老太监的脸如包子褶一样旋开,笑得满脸的纹路,就要跪地谢恩,谁知宣庆帝还有下文。
“回去拟旨昭告天下,朕的长公主得天庇佑,神魂回体,即日起免除公主封地丹阳境内徭役三年,各地天师加赐一年俸禄。”
“明夷国师招魂有功,赐黄金千两,锦缎百匹,准京城骑马。”
“太医令齐融和药王谷谷主三秀辨证施治,竭心尽力,赐黄金百两。”
“公主府和国师府仆役夙夜匪懈,加赐年俸银二十两,粟米十石。”
流水的赏赐砸下来,蔡德光彻底跪在了地上,一拜三叩:“奴婢遵旨,叩谢天恩。陛下仁德感通天地,长公主殿下春晖永驻!”
沈嘉曦侧头去看,月光下,第一眼便是满头银发,头上什么发饰也未佩戴,干净得像一片雪花飘落。
是一位约莫三四十岁的先生。
烛光暖黄摇曳,给整个屋子拢上层层叠叠朦胧的轻纱,而来人身姿清瘦挺拔如剑,一层层刺破,在他面前,一切似乎都无所遁形,看得人心惊。
一身雪白的交领长衫,内里搭暗红色里衣,衣襟,袖口和下摆绣着金色山河图纹样。腰间暗红色腰封配皮质黑金腰带。金丝流苏和白玉环佩自腰间垂落,一步一摇。
宽大的白色广袖外袍下摆与内里长衫的下摆糅杂在一起,随着他的步子流动,偶尔露出的山河图在烛光里忽明忽灭。
眉如墨画,凤眼本该春水含情,此刻却似藏在眼窝阴影里的寒潭。薄唇染着些许血渍,反而在凌厉中又添风流。如果不是眉心眼角的皱纹和一头白发,沈嘉曦甚至会把他错认成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郎。
他步子很慢,但等反应过来时,已经站到了身前。
沈嘉曦后悔了,刚刚不应该被哄着答应见国师的。
她并非真正的长公主,这位国师如此得太子信任,恐怕有真本事在身上,倘若知道了真相,自己该何去何从?
自国师进入屋子就一直没再说话的沈时璟忽然开口:“她醒来之后和孤说话了,说得很好,还拽了孤的袖子,两次。”
没头没尾的一句话,那国师却轻轻“嗯”了一声回答了他。
说的很好?哪里好?拽袖子也要说?
不待她捋清两人云山雾绕的对话,长袖拂过,眼前一亮,困意上涌。
迷迷糊糊间,有低沉沙哑的男声响起:“丹阳长公主已无大碍,神魂刚刚回归,恢复记忆尚需时日,不要受惊即可。”
心绪再度清明时,人早已背过身走了出去,刚刚的困倦也一扫而空。
她听见了国师的话,对方断定自己是这长公主,她却知道自己不是。
作为一个有着过去二十三年间有意识以来的所有记忆的现代人,她的父母,外祖母,和曾经欺负他们的亲戚,沈嘉曦都历历在目。她能准确地说出自己所在的星系,星球,年份,从小到大读过的学校,甚至是做过的离奇的梦,怎么可能是这里的长公主呢?
“安安?安安?你还好吗?”
她回神,怅然地看着那张脸,心里清楚血脉相连的感觉很可能是这个身体主人与少年之间特有的,可他分明和自己长得那么像。
长得像?
想到刚刚环顾屋子时看到的一抹亮色,沈嘉曦扶着床榻边,掀开被子下床,但身体还是不太灵活。
沈时璟着急地看着妹妹,不愿意阻拦,又怕她摔跤,只能上前托住沈嘉曦的小臂。
先前端茶的小丫鬟也挤上前来,主动扶起另一只手,帮她站起来。
“安安,要去哪里,披上披风,兄长背你去好不好?”
沈嘉曦摇了摇头,指向了窗边的妆奁,那里放着一面铜镜。
沈时璟明白过来,开口道:“公主要梳洗,留下梳妆的婢女,再打盆热水来,其余人退下。”
屋内的人顿时散了大半,沈嘉曦没什么阻碍地挪到了铜镜旁坐下,却没看镜子。
沈时璟见状以为她担心容貌,出言安慰:“安安无须担心,不过是躺了半旬,还和以前一样是个小美人呢!看与不看都是父皇和兄长最宠爱的小公主。”
闻言沈嘉曦心中百感交集,哪怕刚刚接触,自己已经开始想留在这儿,健康也好,亲情也罢,这里的一切就像是为她量身打造的陷阱。
理智告诫她不能沉溺其中,却又无时无刻不被诱惑着,心底有声音不断低语:“别告诉他们,你就能拥有这一切,你再也不用忍受病痛的折磨,再也不用独自承担。”
但倘若是牺牲另一个女孩子换得的健康和亲情呢?
——那她找到阿珩,就回到真正的亲人身边去。
向模糊的铜镜伸出手,还未触及镜面,一只大手就已经拿起镜子,移到了她的眼前,抬头看向来人,心脏的鼓动声一下大过一下,她攥紧手心,眼前人和照片逐渐重叠在一起。
“爸爸。。。。。。”
她喃喃开口,全家福上的男人忽然活了过来,穿着明黄色龙袍为她举起了镜子,违和又陌生。
他明显是匆忙赶来,周身裹挟着外间的凉意,却和蔼地笑看着沈嘉曦。
虽没听清她说了什么,依然伸出手轻抚了一下女儿的额顶:“不是要照镜子吗?父皇替安安拿,若是看不清,父皇定寻来这世间最能照出朕的长公主美貌的镜子。”
沈嘉曦不发一言,低头看向镜面,尽管有些模糊,还是依稀能分辨出镜中的女子:
少女穿着洁白的交领中衣,头上的发髻有些松散,大半的黑发披散着,如同雅致灵动的绣品绣在了肩头。
一张精雕玉琢的瓜子脸,皮肤白皙莹润,光滑细腻。弯月细眉,杏眼明眸,琼鼻微翘,朱唇银齿。
铜镜被烛火映得发红,盛夏晨曦里的芙蓉盛放在镜中,缀着两颗清澈的露珠,空气里似乎都有清浅的香气在浮动。
这张脸还是她的,只是精致了许多。
为什么爸爸也在这里?还是皇帝?为什么忽然多出来个哥哥?那位国师又是什么人?倘若我真的是这里的长公主,那之前的二十六年算什么?
这究竟是不是梦?更重要的是,阿珩在哪?
大晟宣庆帝沈永晏看着面前熟悉却又明显更生动的女儿,眉头稍紧,放下了手中的镜子,叹了口气:“安安和你母后越发像了,可还记得父皇吗?”
片刻的沉默,沈时璟适时开口解围:“父皇,安安嗓子暂时还说不了太多话。”
“齐融来看过没有?能恢复吗?”,宣庆帝语气中的着急不似作伪。
“还未来得及,安安醒来口渴,刚喝了点水。”
“口渴?”
宣庆帝沉吟一声,“那,国师可来看过?
虽然是问的沈时璟,目光却一直在沈嘉曦身上。
沈嘉曦只得点头回应,宣庆帝没再为难她,对旁边的小丫鬟道:“好生伺候公主,帮她梳洗好之后,再请药王和齐太医来诊治。”
语毕扭头看向沈时璟:“朕有话要问你。”
父子二人沉默着走出了流景苑的卧房,一路登上了旁边小楼上的亭子,透过竹帘,依稀能看到仍然呆坐在桌前的沈嘉曦。
“明夷国师怎么说?”,宣庆帝率先开了口。
此刻的太子已经一改之前慌张的模样,声音沉着冷静:“禀父皇,国师大人说确实是丹阳回来了,只不过刚刚归来先前的记忆尚未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调养。”
“你与丹阳是龙凤胎,可察觉到异样?”
宣庆帝走到亭子的支柱旁,换了个角度,屋内的丹阳长公主仿佛听到了什么十分惊讶的事情,杏眼瞪得越发圆,正要回头看梳头的丫鬟,余光发现了他,动作僵了僵,又慢慢把头扭了回去。
沈时璟低着头并没有看见这明显心虚的一幕,顺从本心道:“儿臣在妹妹苏醒时,心如擂鼓,这是此前从未有过的。儿臣知道,必定是妹妹回来了。只是。。。。。。”
“只是什么?”
宣庆帝语气中掺杂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不再看向屋内,而是端详起月色和灯火交映下低垂着头的长子。
少年眼神低垂,神态恭敬,大半脸庞掩映在夜色中,单看露出来的眉眼,与额间美玉交相呼应,温润谦和,清雅矜贵。
“只是妹妹似乎并不认可这一切,她很不安。”
“明夷尤善招魂之术,在此间建树颇高。既然是他,必定没有纰漏。况且。。。”
宣庆帝无意识地摸索了一下腰间的青玉牌,“况且,她眼睛里的神采像极了你母亲,你母亲若在,定然一眼就能认出来。”
沈时璟眸色暗了暗,想起蕉鹿苑里见到的一切,头更低了些,却终究什么都没说。
宣庆帝摆摆手让沈时璟退下,又扭头想看屋内,谁知在说话间,门窗都被关上,只能看到屋内暖黄的烛光透过窗纸的光晕。
他一下子笑了,对大太监蔡德光点了点下方门窗紧闭的屋子,“瞧瞧,瞧瞧,朕不过多看了她片刻,别说门,连窗户都关上了,刚醒就会气人了,当真跟她母亲一个样。”
蔡德光装模作样地擦了擦眼角,也不知有几滴泪,“奴才瞧着可不是气人,陛下盼这一天都盼了多少年了,怕是高兴还来不及呢!”
宣庆帝大笑,“如今也只有你个老小子敢调侃朕了。罢了,今日高兴,赏,半年俸禄。”
老太监的脸如包子褶一样旋开,笑得满脸的纹路,就要跪地谢恩,谁知宣庆帝还有下文。
“回去拟旨昭告天下,朕的长公主得天庇佑,神魂回体,即日起免除公主封地丹阳境内徭役三年,各地天师加赐一年俸禄。”
“明夷国师招魂有功,赐黄金千两,锦缎百匹,准京城骑马。”
“太医令齐融和药王谷谷主三秀辨证施治,竭心尽力,赐黄金百两。”
“公主府和国师府仆役夙夜匪懈,加赐年俸银二十两,粟米十石。”
流水的赏赐砸下来,蔡德光彻底跪在了地上,一拜三叩:“奴婢遵旨,叩谢天恩。陛下仁德感通天地,长公主殿下春晖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