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可是个大日子,这日天气晴朗,江家全家都换好衣服,手里拿着镰刀准备出门。
林春花看着两个儿子和两个孙子,“你们记得喝水,可别和赵家爷们似的,晒晕在地里。”
江长生有些不耐烦,“阿奶,你每年都这样说,赵家晕地里那个算起来到今天都得一百岁了,这么些年不也就他晕地里了?”
“呸!你小孩子懂什么,你那是没看到当时有多吓人,我那会儿才四岁,至今都没忘记当时的场景,你可不许胡闹,听你爹的话。”
这或许已经是林春花幼年的阴影,也是她能想到最吓人的人,所以每年这个时候,她都会在家里熬上一大锅的绿豆水,没事儿就要求孩子喝一碗。
一旁的儿媳江王氏忍笑,但还是瞪了儿媳一眼,“越大越不懂事,就知道和你阿奶顶嘴,你阿奶说什么你就听着,让你做什么你就去做,哪来那么多的话。”
江家的四个男人保证绝对不会忘记休息喝水,林春花这才放他们带着禄安一起下地干活儿。
姝奕也担心这些日子太热,大家容易中暑或者上火,回来之前在府城抓了几副凉茶的方子,天不亮就起来熬煮,这会儿江二海用扁担挑着两桶,放在田埂子上,渴了随时都可以喝。
男人们一出门,家里突然空了下来,往常姝奕还能出门摆摊诊脉,但是现在在村里,大家都忙着下地,她倒成了一个无用之人。
看着屋檐下的墙壁上挂着一个斗笠,她抿着唇看看林春花,又看看那个帽子,犹豫着不晓得怎么开口。
可她这些小动作,也都落在了林春花的眼里,“干嘛呢,你是不是想去地里看看?”
姝奕脸颊一红,羞涩的说道:“我想去帮着夫君他们割麦子,虽然我没试过,但是多一个人也多一份力不是?”
林春花笑吟吟的看着她,什么也没有说,最后像是无奈的叹息,“你啊~,算了,你既然想去那我陪你过去,可得说好一件事儿,去了也不能逞强,若是干不了就赶紧回来。”
见祖母答应了,姝奕眼睛都闪着光,逗得一旁的江王氏掩唇偷笑,“这孩子对二郎真是真心,这还没怎么着呢,就开始心疼起来了。”
姝奕开心的去那斗笠,并未听到大伯母打趣的话,林春花也找了一根头巾围上,“二郎现在是还有人帮着我操心,有人疼的,你可给你儿子赶紧寻摸一个暖心的人儿吧。”
老太太一句话让让江王氏脸上的笑容僵住,转而化作一声叹息,人也变得焉哒哒的,“我现在哪里敢提这事儿,今年我这都已经给他备好了延婚税,且等着明年再说吧。”
林春花剜了她一眼,“你这个当娘的都不催,就他那个闷葫芦的劲儿,便是后年也够呛,你有钱可就往上贴吧。”
有时候林春花也是真看不上儿媳妇的软弱性子,说狠了这人哭唧唧的,她也不人忍心说,说轻了这人又像个面团子,扯不圆圆拉不团团的,急的林春花直跺脚,最后也只能她多费心。
姝奕换好衣服带上了斗笠,和林春花一人握着一把镰刀准备去地里。
“雁奴,你留在家里帮着大伯母做饭吧,最好做些凉面吃着解暑开胃。”
“是,少夫人。”雁奴恭敬的回应,因为腿不好她也没有行礼。
往日在城里也就罢了,这在家里唤她“少夫人”,姝奕总觉得怪怪的。
别说她,就是江王氏和林春花也觉得不对劲儿,林春花想了一下说道:“你来的晚,就当个小辈的,以后管大郎叫大哥,管二郎叫二哥,姝奕你喊声二嫂就行。”
这样一听的确舒服不少,姝奕也点点头,“听祖母的,以后管我叫二嫂就行,听着还亲近些。”
“好,这是给二嫂和阿奶的水碗。”雁奴笑呵呵的瘸着腿,递上两个陶制的小碗,平时用来喝汤的。
姝奕接过去篮子,挽着祖母的胳膊朝着自家的田地走去。
虽然见过村里的田地,可姝奕却还没有见过江家的地,这会儿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一片金黄,因为麦子不能等到熟透收割,所以这黄中带着点点绿。
虽然没有经历过丰收,可姝奕只是这样望着心里都是沉甸甸的幸福和喜悦,“祖母,夫君他们在哪里?”
这前后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她已经张嘴闭嘴念叨好几次江林木,林春花揶揄的看着她,“之前也没法你这样粘人,这才分开多大一会儿,怎么就这么惦记他呢。”
这话她说的很小声,也就只有她和姝奕能听到,只见身边的小丫头脸色瞬间红透,林春花没忍住伸手捏了一下她的脸颊。
姝奕羞的眼睛里都是水汪汪的,“我才没惦记他,我,我就是,我……”
她真的不是因为单纯过来找江林木的,她只是想着大热天闲着也没事儿,看着家里和村里好像对收麦子的事儿都十分紧张,好像这个事儿需要很短的时间完成。
而隔壁张婶和不远处的刘嫂子也都拿着镰刀下地,显然这活儿女人也可以做,她就想着帮忙一起收还能快一些。
但现在被人这样一说,她着急的想要解释,但一张嘴不知道怎么心虚结巴的不像样子,愣是连个完整的话都说不利索。
她恨得想要咬一下舌尖,叫它这样不听话!
“好好好,是阿奶误会了,我们姝奕没惦记着二郎,我们姝奕是着急帮着阿奶收麦子。”
林春花见她一时着急羞的快要哭出来,也不敢再开她的玩笑,赶忙开始哄人。
看出来祖母只是在打趣开玩笑,姝奕羞答答的点点头,“嗯,我是来收麦子的。”
地里的人这会儿都在埋头收麦子,大家的穿衣打扮也都差不多,带大大的斗笠弯着腰,姝奕站在高处的田埂子上,目光搜寻半天也没有找到想找的人。
林春花到了自家的田边,看看树荫下放着的凉茶桶,又看看不远处弯腰干活儿的五个人,脸上也带着几分丰收的愉悦。
她抬手指着几个弯腰埋头割麦子的人,“你瞧瞧中间那隆的人是不是有些眼熟啊?那是谁啊?”说着她拽了一把姝奕,“要不你过去瞧瞧?”
开始姝奕还没有反应过来,当真以为祖母看到了什么人,顺着她指着的方向看过去,待看清那人的身形后,姝奕脸色绯红一片,“祖母!”她真是要气到跺脚了。
一旁的老人家哈哈的笑了起来,“走走走咱们去帮忙,不逗你了。”
林春花也不过去和家里人打招呼,她晓得自家地的界线,于是顺着界石边开始收割。
姝奕拿着镰刀朝着江林木跑去,正在忙着收割的人,陡然见到自家媳妇站在面前,也是一愣。
原本尚算白净的江林木,这会儿热的红着一张脸,一颗汗珠顺着他陡峭的眉骨垂落,砸在了他的颧骨上,还不等继续往下落,姝奕捏着帕子给他擦了擦脸。
锋利的眉眼这一刻柔和如春花,微微低头方便姝奕给他擦脸,“大热天的你怎么过来了?”
看着他热红的脸,身上的短打也都被汗水打湿,他身上散发着热浪,担心会热到姝奕身子往后移了移,却舍得挪动脚步。
“我和祖母过来的,我想着学着收麦子,多一个人也能快些。”
看着她一脸不谙世事的样子,还有那娇嫩的手,江林木锋利的眉峰一挑,想要劝她回家的话到了嘴边,舌尖一转又咽了回去。
“我们现在不缺收割的,倒是需要有人帮着捡麦穗,不然一会儿还得从头捡一遍,又得耽误一些功夫。”
说着他清冷的面上多了些烦躁,好像这个活儿神麻烦,他十分排斥捡麦穗。
姝奕闻言当即就自告奋勇,“我来吧,你告诉我怎么捡麦穗。”
江林木摘下头上的斗笠,抹了一把被汗湿的头发,抬手指着他们五人刚才收割过的地方,“你看这割完的地方,地上会有许多散落的麦穗,你捡起来摆放整齐,最后捆成一捆就行。”
说完对上姝奕狐疑的目光,他将斗笠重新扣在头上,一脸冷肃厌烦的说道:“我们为了抢收麦子,顾不得那么多,这掉了的也不少,割一天麦子下来还得弯腰顺着地捡遍再整理好,第二天腰都直不起来。”
见他说的一脸认真的样子,姝奕长这么大也没有体验过秋收,她眼中的狐疑逐渐打消,“好,你们只管割就行,捡麦子的事儿就交给我了。”
她一脸郑重的拎着篮子,朝着已经收割完的地方走去,看到地上有麦穗就捡起来,林春花割了半陇直起腰来歇歇,就看着姝奕拎着篮子,一脸认真的捡麦穗。
她压了压想要上翘的嘴角,佯装生气的问道:“谁安排你这活儿啊?”
“夫君说让我跟在大家身后捡麦穗,说他们现在为了抢收难免会遗漏,不想一会儿割完再回头弯腰捡。”
林春花一脸不忿,“这臭小子就晓得欺负人,你别管了,去那边坐着喝口水,他倒是聪明将这活儿推给你了。”
见祖母也这样说,姝奕心里那些猜测彻底大小,“没事儿,这个我觉得还好,不是很累呢,我可以的。”
见她瞪着清澈明亮的眼睛,林春花强压着不断上翘的嘴角,最后似是妥协是的,“罢了,你自己有着些,觉得累了就歇歇去那边坐着喝点凉茶,等着他们收割完咱们再一起捡麦穗。”
“嗯嗯。”姝奕点点头,神色越发的认真的开始捡起了地上的麦穗,等着人走远,林春花颤抖着肩膀笑了起来。
隔壁收割的妇人看到了,站直腰擦擦脸上的汗水,好奇的问道:“春花婶子你这是笑啥啊,瞧你开心的说出来我也乐呵乐呵。”
听到人问,林春花笑道:“还能是啥,这不是看着二郎他们两口子感情好,我这心里开心着呢。”
不远处的妇人朝着江家的地看了一眼,看着姝奕和四五岁孩子似的,拎着篮子跟在家人后面捡麦穗,忍不住摇摇头。
“不得不说,你们江家待儿媳妇可是真好,可惜我们家里没有合适的闺女,不然指定要和你们家大郎结亲。”说完见林春花脸色淡淡的,这才想起来他们家的大郎也是个犟种,婚事闹得沸沸扬扬,林春花怎么可能不闹心。
她还有赶忙换个话题说道:“你家二郎和媳妇这样恩爱,我瞧着春花婶子很快就能抱上重孙子喽。”
这话到时说到了林春花的心坎里,脸上再次绽放出一个笑容,“可不是,我现在啥也不管了,只等着再抱抱重孙子呢。”
姝奕对此全然不知,十分认真的寻着地上的麦穗,捡着捡着她发现公爹和大伯那边掉的很少,反倒是江林木这里掉得多,其次就是祖母那边和禄安。
她心里不免对大伯和公爹再次生出敬畏,这二人的确对种地很有经验,就连祖母和她夫君都做不好的事儿,大伯和公爹却可以做得很好。
姝奕捡了一上午,足足捡了两篮子,她站直腰的确觉得有些腰酸,一抬头就看到了大伯母带着雁奴过来送饭。
“姝奕,喊他们过来歇歇吃饭啦。”离着江王氏最近的就是姝奕,看着她挎着篮子捡麦子,只当是她干不了割麦子的活儿,并未放在心上。
虽然她年轻的时候,也跟着全家割麦子,可姝奕和她们不一样,这个是官家的小姐,这样的活儿她又怎么干得了,麦芒扎手的很,不小心扎在身上浑身刺挠。
见周围人也都开始休息吃饭,姝奕放下篮子也跑去地里喊人。
一上午几人只喝过几碗凉茶,江大成和江二海早就肚子饿了,这会儿看着饭像是狼看到了肉。
雁奴端着碗给他们盛两面,林春花和姝奕坐在一旁和水,倒是不怎么急着吃饭,让她先给出力最多的男人们盛。
到了江长生的时候,她给了一大碗面,又从篮子里摸出几瓣剥好的蒜瓣,江长生有些意外的看着她,“你怎么知晓我喜欢吃面的时候吃蒜啊。”
他说着,一口面一颗蒜瓣,看得一旁的姝奕直皱眉,她也帮着林春花和江林木盛了面,“看着都辣。”
林春花笑呵呵的说道:“他随了你们阿爷,吃面吃饺子不来点蒜能少吃半碗,这爷俩一个毛病都爱吃蒜瓣。”
雁奴笑笑,“之前在城里,见大哥喜欢吃这个。”
忙碌了半天的人都饿了,谁也没多想什么,反倒是一旁的江王氏看看儿子,又看看雁奴,脸上有些探究的味道。
休息了一个时辰,正午最热的那一会儿过去,众人都开始陆陆续续的下地干活儿,林春花到底是上了岁数,上午干点还行,吃过饭就没有了什么精神,便和大儿媳一起回家休息。
姝奕感觉还好,除了太晒并没有其他不适的地方,于是继续留下来帮着捡麦穗。
江家一连忙了三日,终于将所有的麦子都收回来,家里人的脸色也都被晒得黑红,可没有人在乎这些,他们呲着一口的大白牙,看着堆满粮仓的麦粒,只剩满心的欢喜。
江二海和江大成最为开心,就连吃饭都是存在粮仓里,看一眼粮食垛子吃一口饭。
看着两个儿子这副傻样子,林春花心里有些酸涩,但更多的还是欢喜,“好了,这两天天好,赶紧晒晒粮,这天就和孩子的脸似的,万一下雨阴天,这粮食可就要遭灾喽。”
江家的房子不算大,可是前后的院子加起来不小,地上铺着打着补丁的凉席,将收回来的麦子粒不断的翻晒着。
农忙这两日不少人家因为劳累或者中暑出问题,姝奕突然在村子里忙了起来。
兰村本就比不上府城那边,村里人看病给不出那么多的诊金,多是给些东西。
第一日因为那不过来那么多,还是村民帮着送回来的,这次林春花直接将江林木划出去。
“家里晒粮不用你,你好好跟着你媳妇给人治病去,大热天的照顾好她,记得打着伞遮阳。”
江林木这功夫已经一手提着她的小药箱,一手帮她打着伞准备出门了,姝奕手里拿着一个空篮子,这是专门收“诊金”的。
坐在院子里纳着凉,林春花看着小夫妻走远的身影,和身边忙着翻晒的儿子和儿媳说道:“咱们这粮食今年卖一半,剩下的一半换一些米,其余的都留着咱们慢慢吃,卖粮的钱咱们攒着,明年秋若再是一个丰收年,秋收之后咱们就翻盖一下房子。”
林春花看着两个儿子和两个孙子,“你们记得喝水,可别和赵家爷们似的,晒晕在地里。”
江长生有些不耐烦,“阿奶,你每年都这样说,赵家晕地里那个算起来到今天都得一百岁了,这么些年不也就他晕地里了?”
“呸!你小孩子懂什么,你那是没看到当时有多吓人,我那会儿才四岁,至今都没忘记当时的场景,你可不许胡闹,听你爹的话。”
这或许已经是林春花幼年的阴影,也是她能想到最吓人的人,所以每年这个时候,她都会在家里熬上一大锅的绿豆水,没事儿就要求孩子喝一碗。
一旁的儿媳江王氏忍笑,但还是瞪了儿媳一眼,“越大越不懂事,就知道和你阿奶顶嘴,你阿奶说什么你就听着,让你做什么你就去做,哪来那么多的话。”
江家的四个男人保证绝对不会忘记休息喝水,林春花这才放他们带着禄安一起下地干活儿。
姝奕也担心这些日子太热,大家容易中暑或者上火,回来之前在府城抓了几副凉茶的方子,天不亮就起来熬煮,这会儿江二海用扁担挑着两桶,放在田埂子上,渴了随时都可以喝。
男人们一出门,家里突然空了下来,往常姝奕还能出门摆摊诊脉,但是现在在村里,大家都忙着下地,她倒成了一个无用之人。
看着屋檐下的墙壁上挂着一个斗笠,她抿着唇看看林春花,又看看那个帽子,犹豫着不晓得怎么开口。
可她这些小动作,也都落在了林春花的眼里,“干嘛呢,你是不是想去地里看看?”
姝奕脸颊一红,羞涩的说道:“我想去帮着夫君他们割麦子,虽然我没试过,但是多一个人也多一份力不是?”
林春花笑吟吟的看着她,什么也没有说,最后像是无奈的叹息,“你啊~,算了,你既然想去那我陪你过去,可得说好一件事儿,去了也不能逞强,若是干不了就赶紧回来。”
见祖母答应了,姝奕眼睛都闪着光,逗得一旁的江王氏掩唇偷笑,“这孩子对二郎真是真心,这还没怎么着呢,就开始心疼起来了。”
姝奕开心的去那斗笠,并未听到大伯母打趣的话,林春花也找了一根头巾围上,“二郎现在是还有人帮着我操心,有人疼的,你可给你儿子赶紧寻摸一个暖心的人儿吧。”
老太太一句话让让江王氏脸上的笑容僵住,转而化作一声叹息,人也变得焉哒哒的,“我现在哪里敢提这事儿,今年我这都已经给他备好了延婚税,且等着明年再说吧。”
林春花剜了她一眼,“你这个当娘的都不催,就他那个闷葫芦的劲儿,便是后年也够呛,你有钱可就往上贴吧。”
有时候林春花也是真看不上儿媳妇的软弱性子,说狠了这人哭唧唧的,她也不人忍心说,说轻了这人又像个面团子,扯不圆圆拉不团团的,急的林春花直跺脚,最后也只能她多费心。
姝奕换好衣服带上了斗笠,和林春花一人握着一把镰刀准备去地里。
“雁奴,你留在家里帮着大伯母做饭吧,最好做些凉面吃着解暑开胃。”
“是,少夫人。”雁奴恭敬的回应,因为腿不好她也没有行礼。
往日在城里也就罢了,这在家里唤她“少夫人”,姝奕总觉得怪怪的。
别说她,就是江王氏和林春花也觉得不对劲儿,林春花想了一下说道:“你来的晚,就当个小辈的,以后管大郎叫大哥,管二郎叫二哥,姝奕你喊声二嫂就行。”
这样一听的确舒服不少,姝奕也点点头,“听祖母的,以后管我叫二嫂就行,听着还亲近些。”
“好,这是给二嫂和阿奶的水碗。”雁奴笑呵呵的瘸着腿,递上两个陶制的小碗,平时用来喝汤的。
姝奕接过去篮子,挽着祖母的胳膊朝着自家的田地走去。
虽然见过村里的田地,可姝奕却还没有见过江家的地,这会儿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一片金黄,因为麦子不能等到熟透收割,所以这黄中带着点点绿。
虽然没有经历过丰收,可姝奕只是这样望着心里都是沉甸甸的幸福和喜悦,“祖母,夫君他们在哪里?”
这前后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她已经张嘴闭嘴念叨好几次江林木,林春花揶揄的看着她,“之前也没法你这样粘人,这才分开多大一会儿,怎么就这么惦记他呢。”
这话她说的很小声,也就只有她和姝奕能听到,只见身边的小丫头脸色瞬间红透,林春花没忍住伸手捏了一下她的脸颊。
姝奕羞的眼睛里都是水汪汪的,“我才没惦记他,我,我就是,我……”
她真的不是因为单纯过来找江林木的,她只是想着大热天闲着也没事儿,看着家里和村里好像对收麦子的事儿都十分紧张,好像这个事儿需要很短的时间完成。
而隔壁张婶和不远处的刘嫂子也都拿着镰刀下地,显然这活儿女人也可以做,她就想着帮忙一起收还能快一些。
但现在被人这样一说,她着急的想要解释,但一张嘴不知道怎么心虚结巴的不像样子,愣是连个完整的话都说不利索。
她恨得想要咬一下舌尖,叫它这样不听话!
“好好好,是阿奶误会了,我们姝奕没惦记着二郎,我们姝奕是着急帮着阿奶收麦子。”
林春花见她一时着急羞的快要哭出来,也不敢再开她的玩笑,赶忙开始哄人。
看出来祖母只是在打趣开玩笑,姝奕羞答答的点点头,“嗯,我是来收麦子的。”
地里的人这会儿都在埋头收麦子,大家的穿衣打扮也都差不多,带大大的斗笠弯着腰,姝奕站在高处的田埂子上,目光搜寻半天也没有找到想找的人。
林春花到了自家的田边,看看树荫下放着的凉茶桶,又看看不远处弯腰干活儿的五个人,脸上也带着几分丰收的愉悦。
她抬手指着几个弯腰埋头割麦子的人,“你瞧瞧中间那隆的人是不是有些眼熟啊?那是谁啊?”说着她拽了一把姝奕,“要不你过去瞧瞧?”
开始姝奕还没有反应过来,当真以为祖母看到了什么人,顺着她指着的方向看过去,待看清那人的身形后,姝奕脸色绯红一片,“祖母!”她真是要气到跺脚了。
一旁的老人家哈哈的笑了起来,“走走走咱们去帮忙,不逗你了。”
林春花也不过去和家里人打招呼,她晓得自家地的界线,于是顺着界石边开始收割。
姝奕拿着镰刀朝着江林木跑去,正在忙着收割的人,陡然见到自家媳妇站在面前,也是一愣。
原本尚算白净的江林木,这会儿热的红着一张脸,一颗汗珠顺着他陡峭的眉骨垂落,砸在了他的颧骨上,还不等继续往下落,姝奕捏着帕子给他擦了擦脸。
锋利的眉眼这一刻柔和如春花,微微低头方便姝奕给他擦脸,“大热天的你怎么过来了?”
看着他热红的脸,身上的短打也都被汗水打湿,他身上散发着热浪,担心会热到姝奕身子往后移了移,却舍得挪动脚步。
“我和祖母过来的,我想着学着收麦子,多一个人也能快些。”
看着她一脸不谙世事的样子,还有那娇嫩的手,江林木锋利的眉峰一挑,想要劝她回家的话到了嘴边,舌尖一转又咽了回去。
“我们现在不缺收割的,倒是需要有人帮着捡麦穗,不然一会儿还得从头捡一遍,又得耽误一些功夫。”
说着他清冷的面上多了些烦躁,好像这个活儿神麻烦,他十分排斥捡麦穗。
姝奕闻言当即就自告奋勇,“我来吧,你告诉我怎么捡麦穗。”
江林木摘下头上的斗笠,抹了一把被汗湿的头发,抬手指着他们五人刚才收割过的地方,“你看这割完的地方,地上会有许多散落的麦穗,你捡起来摆放整齐,最后捆成一捆就行。”
说完对上姝奕狐疑的目光,他将斗笠重新扣在头上,一脸冷肃厌烦的说道:“我们为了抢收麦子,顾不得那么多,这掉了的也不少,割一天麦子下来还得弯腰顺着地捡遍再整理好,第二天腰都直不起来。”
见他说的一脸认真的样子,姝奕长这么大也没有体验过秋收,她眼中的狐疑逐渐打消,“好,你们只管割就行,捡麦子的事儿就交给我了。”
她一脸郑重的拎着篮子,朝着已经收割完的地方走去,看到地上有麦穗就捡起来,林春花割了半陇直起腰来歇歇,就看着姝奕拎着篮子,一脸认真的捡麦穗。
她压了压想要上翘的嘴角,佯装生气的问道:“谁安排你这活儿啊?”
“夫君说让我跟在大家身后捡麦穗,说他们现在为了抢收难免会遗漏,不想一会儿割完再回头弯腰捡。”
林春花一脸不忿,“这臭小子就晓得欺负人,你别管了,去那边坐着喝口水,他倒是聪明将这活儿推给你了。”
见祖母也这样说,姝奕心里那些猜测彻底大小,“没事儿,这个我觉得还好,不是很累呢,我可以的。”
见她瞪着清澈明亮的眼睛,林春花强压着不断上翘的嘴角,最后似是妥协是的,“罢了,你自己有着些,觉得累了就歇歇去那边坐着喝点凉茶,等着他们收割完咱们再一起捡麦穗。”
“嗯嗯。”姝奕点点头,神色越发的认真的开始捡起了地上的麦穗,等着人走远,林春花颤抖着肩膀笑了起来。
隔壁收割的妇人看到了,站直腰擦擦脸上的汗水,好奇的问道:“春花婶子你这是笑啥啊,瞧你开心的说出来我也乐呵乐呵。”
听到人问,林春花笑道:“还能是啥,这不是看着二郎他们两口子感情好,我这心里开心着呢。”
不远处的妇人朝着江家的地看了一眼,看着姝奕和四五岁孩子似的,拎着篮子跟在家人后面捡麦穗,忍不住摇摇头。
“不得不说,你们江家待儿媳妇可是真好,可惜我们家里没有合适的闺女,不然指定要和你们家大郎结亲。”说完见林春花脸色淡淡的,这才想起来他们家的大郎也是个犟种,婚事闹得沸沸扬扬,林春花怎么可能不闹心。
她还有赶忙换个话题说道:“你家二郎和媳妇这样恩爱,我瞧着春花婶子很快就能抱上重孙子喽。”
这话到时说到了林春花的心坎里,脸上再次绽放出一个笑容,“可不是,我现在啥也不管了,只等着再抱抱重孙子呢。”
姝奕对此全然不知,十分认真的寻着地上的麦穗,捡着捡着她发现公爹和大伯那边掉的很少,反倒是江林木这里掉得多,其次就是祖母那边和禄安。
她心里不免对大伯和公爹再次生出敬畏,这二人的确对种地很有经验,就连祖母和她夫君都做不好的事儿,大伯和公爹却可以做得很好。
姝奕捡了一上午,足足捡了两篮子,她站直腰的确觉得有些腰酸,一抬头就看到了大伯母带着雁奴过来送饭。
“姝奕,喊他们过来歇歇吃饭啦。”离着江王氏最近的就是姝奕,看着她挎着篮子捡麦子,只当是她干不了割麦子的活儿,并未放在心上。
虽然她年轻的时候,也跟着全家割麦子,可姝奕和她们不一样,这个是官家的小姐,这样的活儿她又怎么干得了,麦芒扎手的很,不小心扎在身上浑身刺挠。
见周围人也都开始休息吃饭,姝奕放下篮子也跑去地里喊人。
一上午几人只喝过几碗凉茶,江大成和江二海早就肚子饿了,这会儿看着饭像是狼看到了肉。
雁奴端着碗给他们盛两面,林春花和姝奕坐在一旁和水,倒是不怎么急着吃饭,让她先给出力最多的男人们盛。
到了江长生的时候,她给了一大碗面,又从篮子里摸出几瓣剥好的蒜瓣,江长生有些意外的看着她,“你怎么知晓我喜欢吃面的时候吃蒜啊。”
他说着,一口面一颗蒜瓣,看得一旁的姝奕直皱眉,她也帮着林春花和江林木盛了面,“看着都辣。”
林春花笑呵呵的说道:“他随了你们阿爷,吃面吃饺子不来点蒜能少吃半碗,这爷俩一个毛病都爱吃蒜瓣。”
雁奴笑笑,“之前在城里,见大哥喜欢吃这个。”
忙碌了半天的人都饿了,谁也没多想什么,反倒是一旁的江王氏看看儿子,又看看雁奴,脸上有些探究的味道。
休息了一个时辰,正午最热的那一会儿过去,众人都开始陆陆续续的下地干活儿,林春花到底是上了岁数,上午干点还行,吃过饭就没有了什么精神,便和大儿媳一起回家休息。
姝奕感觉还好,除了太晒并没有其他不适的地方,于是继续留下来帮着捡麦穗。
江家一连忙了三日,终于将所有的麦子都收回来,家里人的脸色也都被晒得黑红,可没有人在乎这些,他们呲着一口的大白牙,看着堆满粮仓的麦粒,只剩满心的欢喜。
江二海和江大成最为开心,就连吃饭都是存在粮仓里,看一眼粮食垛子吃一口饭。
看着两个儿子这副傻样子,林春花心里有些酸涩,但更多的还是欢喜,“好了,这两天天好,赶紧晒晒粮,这天就和孩子的脸似的,万一下雨阴天,这粮食可就要遭灾喽。”
江家的房子不算大,可是前后的院子加起来不小,地上铺着打着补丁的凉席,将收回来的麦子粒不断的翻晒着。
农忙这两日不少人家因为劳累或者中暑出问题,姝奕突然在村子里忙了起来。
兰村本就比不上府城那边,村里人看病给不出那么多的诊金,多是给些东西。
第一日因为那不过来那么多,还是村民帮着送回来的,这次林春花直接将江林木划出去。
“家里晒粮不用你,你好好跟着你媳妇给人治病去,大热天的照顾好她,记得打着伞遮阳。”
江林木这功夫已经一手提着她的小药箱,一手帮她打着伞准备出门了,姝奕手里拿着一个空篮子,这是专门收“诊金”的。
坐在院子里纳着凉,林春花看着小夫妻走远的身影,和身边忙着翻晒的儿子和儿媳说道:“咱们这粮食今年卖一半,剩下的一半换一些米,其余的都留着咱们慢慢吃,卖粮的钱咱们攒着,明年秋若再是一个丰收年,秋收之后咱们就翻盖一下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