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站在几步之外,相机挂在脖子上,微笑着看着这一幕。"欢迎回家,音乐家们。"

    回到工作室,三人围坐在壁炉旁,分享这几个月来的经历和创作。文靖播放了他在巴黎录制的片段——融合了法国香颂与中国民谣的奇妙组合;小雨展示了她的个展准备情况,那些照片比以往更加大胆深刻;刘姿则演奏了她这学期创作的几首作品,既有符合学院要求的严谨作品,也有工作坊里的实验性探索。

    "这太神奇了。"文靖听完刘姿的作品后说,"你能听出来传统训练的痕迹,但又完全是新的东西。"

    小雨点头赞同:"就像你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

    刘姿看着两个最重要的伙伴,心中充满感激。"多亏了你们的支持。还有陈老师的指导。"

    "陈老师?"文靖好奇地问。

    刘姿讲述了她在学院的挣扎,那场冒险的展示会表演,以及陈教授如何帮助她找到平衡点。"她说音乐圈很小,也许某天我们三个可以一起合作。"

    文靖若有所思:"我在巴黎见过一位策展人,对跨媒体艺术很感兴趣。如果我们能把音乐、摄影和互动技术结合起来..."

    三人越聊越兴奋,创意像火花一样在房间里跳跃。窗外的雪越下越大,但工作室里温暖如春。最终,他们决定在各自完成当前阶段的学业和工作后,共同筹划一个全新的项目——融合各自在这段分离期间学到的东西。

    深夜,当小雨去暗房冲洗新拍的照片时,刘姿和文靖来到河边。雪花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像无数小小的音符从天而降。

    "这几个月,我有时会害怕。"文靖突然说,握住刘姿的手,"怕我们走得太远,再也找不到回彼此身边的路。"

    刘姿看着远处河面上冰与水的交界线——既不是完全的固态,也不是完全的液态,而是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

    "现在我知道了,"她轻声回答,"真正的连接不是永不分离,而是无论走得多远,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文靖转向她,雪花落在他的睫毛上。"我爱你,刘姿。爱你的传统与创新,爱你的谨慎与勇敢,爱你的一切。"

    刘姿踮起脚尖,在飘雪的河边亲吻他。"我也爱你。无论我们在哪里创作,这里永远是我们的原点。"

    远处,小雨按下快门,捕捉下这一刻——两个音乐家站在雪中的剪影,背后是蜿蜒的河流和无限延伸的天空。这张照片后来成为她个展的中心作品,题为《重逢之后》。

    音乐学院图书馆的暖气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刘姿揉了揉酸胀的眼睛,面前摊开的对位法作业已经折磨了她三个小时。窗外的雪停了,但天空依然阴沉,像是随时准备落下更多白色絮片。

    手机在桌上震动起来,陈教授的名字跳出来:"有空吗?来我办公室一趟。"

    刘姿收拾好书本,穿过积雪覆盖的庭院。自从那次展示会事件后,陈教授成了她在学院里少有的知音,每周的工作坊是她唯一能自由探索实验音乐的地方。

    陈教授的办公室门虚掩着,里面传来激烈的讨论声。刘姿正要敲门,一个熟悉的名字让她停下了动作。

    "...刘姿的作品确实有独特性,但太不成熟了。"这是劳伦斯教授严厉的声音,"她首先需要打好基础,而不是追逐这些前卫的幻想。"

    "基础是为了什么?不正是为了最终找到自己的声音吗?"陈教授反驳道,"她已经掌握了规则,现在在学习如何有选择地打破它们——这正是创造的实质。"

    刘姿屏住呼吸,耳朵发烫。

    "无论如何,我不赞成你把她那首作品送去柏林。"劳伦斯的声音更加尖锐,"那完全不符合学院的培养方向。"

    柏林?刘姿的心跳加速。陈教授送了她的哪首作品去什么地方?

    "只是匿名提交给新音乐节而已。"陈教授平静地回答,"让评委们只听音乐,不带任何偏见。"

    "匿名?"劳伦斯冷笑,"你以为那些专业人士听不出来是谁的风格?这会给学院带来..."

    刘姿后退一步,不小心碰倒了门边的伞架。办公室里的谈话戛然而止。

    "请进,刘姿。"陈教授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刘姿红着脸推开门。劳伦斯教授站在窗边,银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的表情像是刚吞下一颗柠檬。

    "教授们好。"她轻声说,目光在两人之间游移。

    "看来我们的讨论对象到了。"劳伦斯冷冷地说,"陈教授似乎认为你的'实验作品'值得国际舞台。你怎么看?"

    刘姿的喉咙发紧。这是陷阱还是机会?她看向陈教授,后者微微点头,眼中带着鼓励。

    "我认为..."刘姿深吸一口气,"音乐应该被听见,而不是被分类。无论是传统还是实验,有价值的只是它能否打动人心。"

    劳伦斯的表情更加阴沉了。"典型的年轻人想法——轻视传统,追逐新奇。"他拿起公文包,"记住,刘姿,你的奖学金取决于学期表现,而不是这些课外冒险。"

    门关上后,办公室里的空气似乎轻松了些。陈教授示意刘姿坐下,给她倒了杯茶。

    "抱歉你听到那些。"陈教授说,"但我确实把你那首《边界》匿名提交给了柏林新音乐节。评委们的反应...很有趣。"

    刘姿握紧了茶杯。"他们不喜欢?"

    "恰恰相反。"陈教授眼中闪着光,"产生了激烈争论。一半评委认为结构太松散,另一半则被其情感深度打动。当揭晓作者是一位中国音乐学院的'传统作曲'学生时..."她做了个爆炸的手势。

    刘姿瞪大了眼睛。"他们知道是我?"

    "音乐圈很小,亲爱的。"陈教授微笑,"尤其是玛尔塔·克莱因——记得她吗?艺术节策展人——立刻认出了你的风格。她有个提议。"

    玛尔塔的邮件躺在陈教授的电脑屏幕上。刘姿读着读着,手指开始微微发抖。柏林新音乐节希望她参加明年四月的重要单元,与欧洲著名先锋乐团合作演出自己的作品。更惊人的是,玛尔塔提议为她举办一个小型专场音乐会,展示更多创作。

    "但..."刘姿抬头,"四月是学期中。而且这些准备需要至少三个月的集中创作和排练..."

    "意味着你可能要中断学业。"陈教授平静地接上她的话。

    窗外的雪又开始下了,轻柔的雪花像无数个问号飘落在窗玻璃上。刘姿的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父母的期待、劳伦斯的警告、奖学金的重要性...还有文靖和小雨,他们各自的梦想与计划。

    "我需要时间考虑。"她最终说。

    "当然。"陈教授递给她一张名片,"这是玛尔塔的直接联系方式。但别等太久——艺术机会像雪花一样,落在掌心就会融化。"

    回到宿舍,刘姿立刻给文靖发了视频通话请求。等待接通的几分钟像几小时那么长。当屏幕终于亮起,出现的却是文靖疲惫的脸和凌乱的酒店房间背景。

    "嘿,现在这里是凌晨四点。"他揉着眼睛,声音沙哑,"出什么事了?"

    刘姿快速解释了柏林邀约的事。随着她的讲述,文靖的睡意明显消散,眼睛越睁越大。

    "这太棒了!"他最后说,"我是说,当然要考虑学业问题,但这种机会..."

    "劳伦斯教授说会撤销我的奖学金。"刘姿咬着嘴唇,"而且如果中断学业,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

    文靖的表情变得严肃。"你问过陈教授吗?"

    "她说追随音乐比追随文凭重要。"刘姿叹了口气,"但我爸妈省吃俭用供我学琴这么多年,他们会怎么想?"

    屏幕那端,文靖陷入沉思。刘姿能听到他手指敲击桌面的声音——这是他在思考难题时的习惯动作。

    "听着,"他终于说,"我现在在瑞典,接下来还有德国和法国的巡演。但如果你需要,我可以取消后面几场飞回来..."

    "不!"刘姿摇头,"你的巡演同样重要。我只是...需要听听你的想法。"

    他们聊了很久,讨论各种可能性——申请休学、转为远程学习、甚至放弃学位直接追求职业音乐生涯。每种选择都有吸引力,也都有代价。当窗外完全暗下来时,刘姿才意识到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

    "我得挂了,"文靖看了看时间,"上午还有排练。但记住,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会支持。对了,跟小雨聊过吗?"

    刘姿摇摇头。"还没。她最近在为个展做最后准备,我不想打扰她。"

    "打扰?"文靖笑了,"她可是小雨。我敢打赌她早就感应到你有事,正准备联系你呢。"

章节目录

月光奏鸣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林木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林木目并收藏月光奏鸣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