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小银山固然诱人,但填饱肚子才是当务之急。
至于谢珩所提假扮他舍妹一事,傻子才会拒绝,靠自己本事挣钱有何错,她不偷不抢,骗骗人罢了。
何况她既不骗财又不骗色,只是因着谢珩孝悌之心,还是一桩好事呢!
她的肚子配合地低鸣几声,心里还念着那差点到嘴的米粥。
城内几间酒楼如此时辰已然打烊,晋国公府的小厨房倒是未歇,但此刻带回府不妥。
还未等谢珩行动,一缕鲜香自远处飘来,香气愈发浓郁,像无形钩子,勾得众人不由得咽了咽口水,沈昭循香而往,还不忘招招手提醒:“别忘了拿桌上银锭。”
见谢珩提步跟上,杨方将银锭拢起,疾步追上。
长安街角处,一盏昏黄风灯煌煌亮着,一老叟挑着面担正颤颤悠悠走着,担子两端各挂一竹筐,见暗处走来几人,为首的女子虽然衣衫略显脏乱,但眼眸熠熠无半分惊惧,身后紧随的男子气度不凡,更有两名金吾卫随后,老叟匆匆放下担子,这等贵人自是不会为一碗面而来,但他一向本分岂会招惹官家,他摸不清缘由,僵立在原地,试探道:“各位贵人,可...可要用碗面?”
沈昭点头如捣蒜:“老人家,麻烦来两大碗面,加肠加蛋,多麻多辣。”说完后,她才记起身后几人,转身问道,“你们饿不饿,要不要来一碗?”
谢珩站在三尺之外,沉默避开,意为婉拒,君子不时不食,他自小家教礼法颇严,除非公务和要事,非正时不食,行走不食,与长辈同桌,长辈不动,小辈不取,他宁饮一碗白水充饥,断不肯俯就于路边摊肆。
杨方一等本就是执行任务,谢珩不语,他们自然不敢妄动,退守至一旁。
沈昭见他们岿然不动,撇撇嘴,笑对老叟:“先两碗吧,不够再加。”
“好嘞,小娘子。”老叟掀开锅盖,白雾“呼”得一下腾起,新麦揉就得银丝面,根根分明,混着葱白姜黄的馥郁鲜香,夹杂着几星猪油荤香。
他手持长筷,熟练地挑起几缕,放入碗中,满满当当盛了两大碗,老叟微皱着眉头,他尚未明白这小娘子后面两句话:“小娘子,老头这方寸面摊简陋,不知加肠加蛋是何物?”
沈昭迫不及待地双手捧过一碗,斯溜——喝了一大碗面汤:“就是有没有作料之类,麻油、辣椒。”
“有有。”老叟从另一竹筐中,取了几个瓷瓶,怕污了贵人的手,拿干净布子仔细擦过后,递给沈昭。
沈昭没这么多讲究,笑着接下,搅拌均匀后,四下回望,择了一个石阶,席地而坐,手肘撑在膝上借力,吃得可香。
谢珩不欲窥探,但周围静谧,唯有她吸溜面条的声音回响,他不禁摇摇头,这幅礼仪做派,怎可能是官家小姐,他暗隐地庆幸又不幸,他舍妹幼年走失,久居在外,虽然疏忽礼教,倒也不至如此。
杨方等人见她吃得这么香,亦觉得饥肠辘辘,但只忍耐着滚了滚喉结。
如此四人立在一旁,守着一老叟和一姑娘,倒让人看不出个究竟。
偶有巡守的金吾卫路经此地,见到同僚本想上前招呼几句,但很快认出一旁的谢珩,又敛了笑容,小步退后见礼:“将军。”低垂的头瞥到一旁沉浸吃饭的女子,又不敢多言。
谢珩只又走远几步:“此处无事,继续巡视吧。”
沈昭三大碗面下肚,浑身说不出的熨帖和满足,她轻揉着腹部从地上直起身子,往自己身上一探,才想起身上并没有银钱,她毕竟还未正经答应谢珩,那座小银山还不完全属于她。
得了谢珩示意,杨方捏出几粒碎银结了账:“老人家,不用找了,早点回家吧。”
“谢过几位贵人。”老叟笑纹里堆着暖意,接过银子挑起面担转身走了。
谢珩走近几步,又保持着恰当的距离:“既已吃饱喝足,还请姑娘今夜细思我所请之事,明早下朝后,我会亲自来迎。”
“那你几点下朝...你什么时辰下朝呢?”
“辰时。”
沈昭记得子时是23:00-1:00,正掰着手指往后推算,辰时便是7:00-9:00之间,但七点和九点差别可大了,她本还想问,但这几人干守着她吃面,已经很不好意思了,万一谈不成,她可惹不起这些权贵,便没再多问。
谢珩见她秀眉微蹙,补充道:“我还需处理宫中婢女溺亡一事,最迟巳正会到你家。”
巳正?触及知识盲区了,但比九点晚就够了。
金吾卫送沈昭回家,谢珩目送那抹素影渐行渐远,夜巡值守时,他亦听人提过御风未过门的妻子,温婉淑慧,而这四个字用在方才连进三碗的豪态女子身上,不说毫不沾边,简直截然相反,甚至她口中所言只字片语,闻所未闻,言语表达有刻意雕琢痕迹。
待他们转过街角,谢珩示意杨方去查:“去问问金吾卫中同御风交好之人,查查他的未婚妻。”
“是。”杨方领命,但心中仍有疑,方才在左衙时,分明已派人查过一次她近日往来。
谢珩:“重点查她的脾性和喜好。”
杨方:“是,将军。”
-
沈昭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明明困意难忍又怕眼前一切只是一场梦,等她再次醒来便回到了末日,她强撑眼皮,每一次轻微翻身,身下每根篾条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是此刻唯一陪伴。
窗外漏进的一痕月色被浓云遮盖,屋内陷入一片死寂,耳边顿觉一阵嗡鸣,眼前闪回那些脖颈以诡异角度斜折,森森白骨裸露在外,身上溃烂腐臭,獠牙外突的腐尸,前赴后继向她奔来。
她瑟缩着从床上爬起,胸口仿佛堵了一团乱絮,憋闷得喘不过气,她伸手去寻蜡烛,却只摸到一个缺口陶碟盛着浑浊的麻子油,麻子油沾了满手油脂,顾不得擦手,逃也似的推开房门,抱着单薄的衾被靠在墙下。
浓云渐渐散开,月色皎皎,沈昭大口喘着气,仰首望着天,一夜无眠。
天微亮,隔壁传来几句咒骂声,沈昭再躲已来不及,索性闭上眼装睡,他爹昨夜抢过钱匣子,一大早自顾自地出门买酒喝,念着心情好,看见靠在墙边的沈昭只轻嗤一声,甩手出了门。
沈昭微眯着眼,等他走后,抱着衾被转身回屋时,身后传来一声呜咽:“孩儿,你昨日所说是为了故意气你爹的对不对?御风这孩子长得壮实,又会功夫,怎么可能.....”
“是真的,娘。”沈昭背对着她,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甚至他们的女儿昨日也香消玉殒了。
一声闷响,严母终是承受不起,跪坐在地上,捂脸痛哭:“你这孩子的命怎么这么苦,之前碍于他的身份,每每问你,你都闭口不言,后来好不容易盼着他来求娶你,怎的安生日子没过两天,好端端的人便没了,他撒手人寰,拖了你半生,这可算什么事啊。”
沈昭放下被子,搀扶严母起身:“娘,人既然去了,就让他安息吧,”她脑海中记忆承袭原主一生,他们两人情投意合,彼此爱慕,原主在死前的最后一刻还念着御风,“女儿并不觉得他耽误了自己,只是世事无常罢了。”
严母抹了把眼泪:“怪我和你爹,没替你攒下多少银钱,你爹本也是个务实的,只是伸手来钱的日子惯了,心就浮了。”
御风每月都会给原主一份银钱,严元清将其添补家用,却每每被他爹拿去吹嘘挥霍,所剩无几,她自己攒下的银钱全藏在床下的木匣里。
似是想到什么,严母突然拉住她的手:“孩子,别学那些痴儿,生死有命,爹娘虽无大能耐,但幸好我儿生得这般容貌,若施以粉黛,不比那些官家小姐差,你又守得这清白身子,定能寻个踏实人家,总归是有依靠的。”
沈昭不禁喟叹,这催婚是在哪朝哪代都躲不过去,怏怏笑道:“娘,御风的死因还没彻查清楚,女儿现下无意谈此事。”
沈昭刚至此地,还没摸清来由,可不想草草把自己嫁了,只好借御风推脱,但她娘却曲解了她的意思,生怕闺女钻了牛角尖,她年芳二八,乡里乡亲不少同年岁的女子都当了母亲。
严母脸上的泪痕半干:“这可不行,女子如花,盛时有限,可不能认死理。”
沈昭见劝说无益,只敷衍地点点头:“好好好,娘,那我们择日再议如何,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严母看了眼院中漏壶:“大概辰时,隔壁街坊王家小儿子——”
“娘,我昨夜没睡好,先睡会。”沈昭打着哈欠,约定的时辰未到,不如先补个眠,及时打断她娘的话。
她往日手脚麻利,天不亮便起来生火做饭,如今种种作法一反常态,日上三竿,竟闹着要睡觉,严母只当她承受不住悲痛,一蹶不振,心中烦忧:“你若如此消沉,赖在家中,男人会从天上掉下来么?”
母女俩在卧房聊着体己话,杨方敲门许久未应,见门大开着,先一步踏进院内,尴尬地打断她们:“大娘,奉我家将军之命,请令嫒一见,不知可否叨扰片刻。”
至于谢珩所提假扮他舍妹一事,傻子才会拒绝,靠自己本事挣钱有何错,她不偷不抢,骗骗人罢了。
何况她既不骗财又不骗色,只是因着谢珩孝悌之心,还是一桩好事呢!
她的肚子配合地低鸣几声,心里还念着那差点到嘴的米粥。
城内几间酒楼如此时辰已然打烊,晋国公府的小厨房倒是未歇,但此刻带回府不妥。
还未等谢珩行动,一缕鲜香自远处飘来,香气愈发浓郁,像无形钩子,勾得众人不由得咽了咽口水,沈昭循香而往,还不忘招招手提醒:“别忘了拿桌上银锭。”
见谢珩提步跟上,杨方将银锭拢起,疾步追上。
长安街角处,一盏昏黄风灯煌煌亮着,一老叟挑着面担正颤颤悠悠走着,担子两端各挂一竹筐,见暗处走来几人,为首的女子虽然衣衫略显脏乱,但眼眸熠熠无半分惊惧,身后紧随的男子气度不凡,更有两名金吾卫随后,老叟匆匆放下担子,这等贵人自是不会为一碗面而来,但他一向本分岂会招惹官家,他摸不清缘由,僵立在原地,试探道:“各位贵人,可...可要用碗面?”
沈昭点头如捣蒜:“老人家,麻烦来两大碗面,加肠加蛋,多麻多辣。”说完后,她才记起身后几人,转身问道,“你们饿不饿,要不要来一碗?”
谢珩站在三尺之外,沉默避开,意为婉拒,君子不时不食,他自小家教礼法颇严,除非公务和要事,非正时不食,行走不食,与长辈同桌,长辈不动,小辈不取,他宁饮一碗白水充饥,断不肯俯就于路边摊肆。
杨方一等本就是执行任务,谢珩不语,他们自然不敢妄动,退守至一旁。
沈昭见他们岿然不动,撇撇嘴,笑对老叟:“先两碗吧,不够再加。”
“好嘞,小娘子。”老叟掀开锅盖,白雾“呼”得一下腾起,新麦揉就得银丝面,根根分明,混着葱白姜黄的馥郁鲜香,夹杂着几星猪油荤香。
他手持长筷,熟练地挑起几缕,放入碗中,满满当当盛了两大碗,老叟微皱着眉头,他尚未明白这小娘子后面两句话:“小娘子,老头这方寸面摊简陋,不知加肠加蛋是何物?”
沈昭迫不及待地双手捧过一碗,斯溜——喝了一大碗面汤:“就是有没有作料之类,麻油、辣椒。”
“有有。”老叟从另一竹筐中,取了几个瓷瓶,怕污了贵人的手,拿干净布子仔细擦过后,递给沈昭。
沈昭没这么多讲究,笑着接下,搅拌均匀后,四下回望,择了一个石阶,席地而坐,手肘撑在膝上借力,吃得可香。
谢珩不欲窥探,但周围静谧,唯有她吸溜面条的声音回响,他不禁摇摇头,这幅礼仪做派,怎可能是官家小姐,他暗隐地庆幸又不幸,他舍妹幼年走失,久居在外,虽然疏忽礼教,倒也不至如此。
杨方等人见她吃得这么香,亦觉得饥肠辘辘,但只忍耐着滚了滚喉结。
如此四人立在一旁,守着一老叟和一姑娘,倒让人看不出个究竟。
偶有巡守的金吾卫路经此地,见到同僚本想上前招呼几句,但很快认出一旁的谢珩,又敛了笑容,小步退后见礼:“将军。”低垂的头瞥到一旁沉浸吃饭的女子,又不敢多言。
谢珩只又走远几步:“此处无事,继续巡视吧。”
沈昭三大碗面下肚,浑身说不出的熨帖和满足,她轻揉着腹部从地上直起身子,往自己身上一探,才想起身上并没有银钱,她毕竟还未正经答应谢珩,那座小银山还不完全属于她。
得了谢珩示意,杨方捏出几粒碎银结了账:“老人家,不用找了,早点回家吧。”
“谢过几位贵人。”老叟笑纹里堆着暖意,接过银子挑起面担转身走了。
谢珩走近几步,又保持着恰当的距离:“既已吃饱喝足,还请姑娘今夜细思我所请之事,明早下朝后,我会亲自来迎。”
“那你几点下朝...你什么时辰下朝呢?”
“辰时。”
沈昭记得子时是23:00-1:00,正掰着手指往后推算,辰时便是7:00-9:00之间,但七点和九点差别可大了,她本还想问,但这几人干守着她吃面,已经很不好意思了,万一谈不成,她可惹不起这些权贵,便没再多问。
谢珩见她秀眉微蹙,补充道:“我还需处理宫中婢女溺亡一事,最迟巳正会到你家。”
巳正?触及知识盲区了,但比九点晚就够了。
金吾卫送沈昭回家,谢珩目送那抹素影渐行渐远,夜巡值守时,他亦听人提过御风未过门的妻子,温婉淑慧,而这四个字用在方才连进三碗的豪态女子身上,不说毫不沾边,简直截然相反,甚至她口中所言只字片语,闻所未闻,言语表达有刻意雕琢痕迹。
待他们转过街角,谢珩示意杨方去查:“去问问金吾卫中同御风交好之人,查查他的未婚妻。”
“是。”杨方领命,但心中仍有疑,方才在左衙时,分明已派人查过一次她近日往来。
谢珩:“重点查她的脾性和喜好。”
杨方:“是,将军。”
-
沈昭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明明困意难忍又怕眼前一切只是一场梦,等她再次醒来便回到了末日,她强撑眼皮,每一次轻微翻身,身下每根篾条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是此刻唯一陪伴。
窗外漏进的一痕月色被浓云遮盖,屋内陷入一片死寂,耳边顿觉一阵嗡鸣,眼前闪回那些脖颈以诡异角度斜折,森森白骨裸露在外,身上溃烂腐臭,獠牙外突的腐尸,前赴后继向她奔来。
她瑟缩着从床上爬起,胸口仿佛堵了一团乱絮,憋闷得喘不过气,她伸手去寻蜡烛,却只摸到一个缺口陶碟盛着浑浊的麻子油,麻子油沾了满手油脂,顾不得擦手,逃也似的推开房门,抱着单薄的衾被靠在墙下。
浓云渐渐散开,月色皎皎,沈昭大口喘着气,仰首望着天,一夜无眠。
天微亮,隔壁传来几句咒骂声,沈昭再躲已来不及,索性闭上眼装睡,他爹昨夜抢过钱匣子,一大早自顾自地出门买酒喝,念着心情好,看见靠在墙边的沈昭只轻嗤一声,甩手出了门。
沈昭微眯着眼,等他走后,抱着衾被转身回屋时,身后传来一声呜咽:“孩儿,你昨日所说是为了故意气你爹的对不对?御风这孩子长得壮实,又会功夫,怎么可能.....”
“是真的,娘。”沈昭背对着她,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甚至他们的女儿昨日也香消玉殒了。
一声闷响,严母终是承受不起,跪坐在地上,捂脸痛哭:“你这孩子的命怎么这么苦,之前碍于他的身份,每每问你,你都闭口不言,后来好不容易盼着他来求娶你,怎的安生日子没过两天,好端端的人便没了,他撒手人寰,拖了你半生,这可算什么事啊。”
沈昭放下被子,搀扶严母起身:“娘,人既然去了,就让他安息吧,”她脑海中记忆承袭原主一生,他们两人情投意合,彼此爱慕,原主在死前的最后一刻还念着御风,“女儿并不觉得他耽误了自己,只是世事无常罢了。”
严母抹了把眼泪:“怪我和你爹,没替你攒下多少银钱,你爹本也是个务实的,只是伸手来钱的日子惯了,心就浮了。”
御风每月都会给原主一份银钱,严元清将其添补家用,却每每被他爹拿去吹嘘挥霍,所剩无几,她自己攒下的银钱全藏在床下的木匣里。
似是想到什么,严母突然拉住她的手:“孩子,别学那些痴儿,生死有命,爹娘虽无大能耐,但幸好我儿生得这般容貌,若施以粉黛,不比那些官家小姐差,你又守得这清白身子,定能寻个踏实人家,总归是有依靠的。”
沈昭不禁喟叹,这催婚是在哪朝哪代都躲不过去,怏怏笑道:“娘,御风的死因还没彻查清楚,女儿现下无意谈此事。”
沈昭刚至此地,还没摸清来由,可不想草草把自己嫁了,只好借御风推脱,但她娘却曲解了她的意思,生怕闺女钻了牛角尖,她年芳二八,乡里乡亲不少同年岁的女子都当了母亲。
严母脸上的泪痕半干:“这可不行,女子如花,盛时有限,可不能认死理。”
沈昭见劝说无益,只敷衍地点点头:“好好好,娘,那我们择日再议如何,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严母看了眼院中漏壶:“大概辰时,隔壁街坊王家小儿子——”
“娘,我昨夜没睡好,先睡会。”沈昭打着哈欠,约定的时辰未到,不如先补个眠,及时打断她娘的话。
她往日手脚麻利,天不亮便起来生火做饭,如今种种作法一反常态,日上三竿,竟闹着要睡觉,严母只当她承受不住悲痛,一蹶不振,心中烦忧:“你若如此消沉,赖在家中,男人会从天上掉下来么?”
母女俩在卧房聊着体己话,杨方敲门许久未应,见门大开着,先一步踏进院内,尴尬地打断她们:“大娘,奉我家将军之命,请令嫒一见,不知可否叨扰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