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夜凉,晦暗无月。

    赵凉越出了雪枋院,只觉寒气拼了命地往骨头里钻,众人皆是急急登了马车离去,赵凉越没有急着走,而是将手拢进袖子里,刻意在院门口站住。

    但等了会儿,发现院里并无人出来,不禁蹙起眉头。

    老师和萧瑢百般周折引他来京,今日相邀,必定不是听上一场戏这么简单。

    莫非,所言皆在戏中,皆在这台上台下?

    赵凉越想了一番,回头又看了眼院门,打算先打道回去。

    倏地,一声炸雷,暴雨倾盆而下,所有积攒在空气中的寒意被逼到檐下,赵凉越不禁往内侧退了退,打了个寒噤。

    倒真是天公不作美了,而且看样子并非一时半会能停,柚白过来接自己也得一刻钟,不知能不能赶在宵禁前回去。

    “公子,带上这把伞吧。”

    沙哑低沉的声音传来,似是钝刀在割什么东西,让人毛骨悚然,本能地极不舒服,混在这暴雨声中,混在这漆黑暗夜中,像是有人从地狱爬出来和自己打招呼。

    赵凉越回头,看到的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须发尽白,驼背得很严重,骨瘦如柴甚过常人,左脸有大片的狰狞烧伤,但他和蔼的目光和手上递过来的伞,足以让人只觉他是位慈祥的老者。

    “多谢老先生。”赵凉越双手接过伞,然后去扶老人,瞥见看他腰间的长萧,问道,“您可是方才戏台上吹箫的乐师?”

    “正是老夫,嘲哳之曲,见笑了。”

    “老先生过谦了,台上众乐之间,唯萧居首独绝,方配这场《寻灵》好戏。”

    老人笑了笑,道:“这出戏怎般的好,还要公子细细品味了。”

    “那老先生可有指教?”

    “粗鄙人,吹萧换几两碎银吃饭罢了,哪懂其中玄妙?”老人抬头看了眼风雨,道,“时候不早了,公子快些回去吧。”

    赵凉越拱手做礼,道:“多谢老先生借伞,不知老先生贵姓?来日晚生又到何处还伞?”

    “免贵姓苗,京中都戏称我一句苗老,一伞之蔽,倒不足挂齿,若非要答谢的话,”老人颤巍巍抬起手来,朝一条巷道指了下,赵凉越顺着望过去,看到有团白色影子,老人道,“便把它带回去吧,给它一小片安身之所,也□□浪。”

    赵凉越仔细观察了一下,那团小东西在冷雨中把自己缩成了一个秋,只露出一条长长的尾巴,想来应该是只猫。

    赵凉越再回头,发现老人已经朝院内走去了,便撑了伞跑到巷道,发现确是只小白猫。

    小白猫的皮毛被泥水浇湿,冷地发抖,一直发出有气无力的呜喵声,隐在雨声中,走得很近才能听到。

    赵凉越弯下腰去抱小白猫,那小猫察觉到来人,顿时惊慌地直叫,挣扎着要跑,但可能因为长期没有东西吃,很虚弱,动作十分吃力和缓慢。

    “我又不会伤害你。”赵凉越小心地捞起小白猫抱在怀里,也不管它身上泥水,用自己的厚而广的衣袖盖住它给它取暖,小猫开始还挣扎,但许是抱他的人怀里实在过于温暖,便放弃了挣扎。

    “以后跟着我吧,我把柚白的好吃的分给你。”

    小白猫并没有什么反应,赵凉越说着说着,自己笑了一声。

    “我和你一只猫说什么啊,你又听不懂。”

    赵凉越抱着猫走进雨中,一把伞隔出一片小小的遮风挡雨之所。

    “公子,这边!”

    半道上,赵凉越看到了前方赶过来接自己的柚白,手里还提着个马灯。

    “这雨也太大了,下午也没个兆头,不然带把伞了。”柚白不住抱怨,跑近了发现赵凉越似乎抱着什么,袖子下鼓起一个小包,还在微微动着。

    赵凉越道:“捡了白色的小猫。”

    柚白眼睛一亮,欢喜地伸手要揭开赵凉越袖子,被赵凉越躲过。

    “外面太冷了,回去了你再看。”

    “好,我要还要和它一个屋住!”

    赵凉越瞥了眼柚白,笑道:“看把你乐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家公子一路捡了什么稀罕物呢。”

    “哎呀,当然高兴了,你整日不是看书就是说些听不懂的话,做些我看不懂的事,我在院子里除了练武功,就是发呆,闷死了。”

    “怎么会闷,前些日子让你看的兵书看了吗?”

    “哎呀呀!”柚白开始大步往前走,“公子啊,我们快些回去,马上要宵禁了。”

    赵凉越摇摇头:“一提到看书就跑得比兔子还快。”

    两人赶着走回去,刚到院门口,隔着雨声传来的宵禁锣响。

    换下衣摆浸湿的衣服,两人收拾了一番,宋叔也已经把小猫拾掇得差不多了。

    宋叔笑道:“公子抱回这猫儿时,还狼狈得很,这般擦净后,好看得很啊,还是只狮子猫呢。”

    “狮子猫吗?!”柚白走过来抱起干干净净的小白猫一看,蓝黄的鸳鸯眼,白如雪的皮毛,确实好看的紧,越看越喜欢,恨不能亲上两口。

    小白猫正困,但坚持半眯着眼,被柚白抱着一动不动,只偶尔低低地瞄一声,有些发颤,显然是因到陌生环境而害怕。

    “还真是只狮子猫,而且还是只雪狮,也不知怎么会流落在外面。”赵凉越走了过来,小白猫立即有了反应,朝他呜喵呜喵地叫,赵凉越伸手摸小白猫的头,小家伙乖巧地用毛绒绒脑袋蹭他掌心。

    “这就开始认主了?”柚白试着把小家伙递给了赵凉越,果真一到赵凉越怀里,小家伙就舒服地窝起来,安心地闭眼睡觉。

    柚白看的一愣一愣的,面对小家伙对赵凉越和自己截然不同的态度,只得叹了口气:“唉,看来和它建立感情得要一阵子了……对了,公子,明天城西有灯会,我们一起去看吧!”

    赵凉越皱了下眉头,道:“花灯什么的,不是女孩子家家喜欢的吗?”

    “不一样!”柚白兴奋道,“京都风物不比我们泖州那边,我听宋叔说,灯会是在恒恩寺举行,男女老少皆会前往,新鲜玩意儿也多,各色吃食也有。”

    赵凉越闻言抬头,道:“看来很热闹了。”

    柚白知道自家公子不喜欢过于闹腾的环境,便改口道:“也不是特别热闹。”

    赵凉越看了眼柚白,道:“热闹的话我就去。”

    “啊?”

    赵凉越笑:“热闹人多啊,人多我才好算命啊。”

    “公子,你怎么还要去算命啊,不仅挣不回钱,而且你上次还倒贴钱呢。”

    赵凉越递了个眼刀给柚白,问:“我怎么不能去了?”

    怀里的小家伙也跟着喵呜了一声,赵凉越笑着摸摸它的脑袋,道,“你也是支持我的,对吧?”小家伙很识趣地又喵呜了一声,逗得赵凉越心情舒畅,看翻白眼的柚白都可爱了几分。

    “要不就叫它狗腿吧。”柚白砸吧了下嘴道,“我看着这小东西才第一天来,就跟你一唱一和的。”

    “你这取的名字像什么话?这么可爱的猫儿。”赵凉越摸着软软的皮毛,想了下道,“就叫阿白吧。”

    “阿白?怎么听着跟我像兄弟一样。”柚白噘起了嘴。

    “阿白,阿白。”赵凉越不理会柚白的反抗,举起小家伙叫了几声,小家伙一遍一遍喵呜应下,显然是接受了这个名字。

    柚白看着直摇头,叹道:“这猫绝对成精了,还知道这院子里最该听谁的。”

    赵凉越笑:“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柚白又翻个白眼,深知这事已经没辙,只能强颜欢笑地接受,却还嘴硬心软地默默去给阿白做了个窝。

    暴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晚的秋雨滂沱之后,翌日竟还出了太阳,在这临冬的时节里,难得暖洋洋的,柚白一大早就强行拎了阿白上房顶晒太阳,直到宋叔喊吃饭才下来。

    赵凉越放下书卷,揉了揉脖子,从书房走出来,道:“好香啊,宋叔你大早上就做这么丰盛的?”

    宋叔笑道;“昨日公子说,要和柚白今个儿在外一整天,很晚才能回来,我想着灯会那边吃食虽然花样多,但到底没自己做的实诚养胃,就熬了些驱寒滋胃的粥和鸡汤。”

    柚白凑到桌旁使劲儿用鼻子闻了个遍,迅速帮忙盛饭开吃。

    赵凉越喝着鸡汤,突然有什么东西撞到自己小腿上,软软的也不疼,低头一看,是团成个球的阿白,朝自己喵呜叫。

    “估计是饿了,阿白也有份的。”宋叔过来捞起阿白,往堂前的柱子旁走,那里摆了个瓷碗,里面装了些切碎的鸡肉。

    谁知,宋叔刚放下阿白,阿白掉头又朝赵凉越跑过来。

    柚白见状啧了一声:“这么黏人的?难不成将来公子上朝了,也得带上它?”

    “也罢。”赵凉越放下筷子,弯腰把阿白抱到自己旁边的凳子上,宋叔意会地把瓷碗拿过来放到阿白面前,阿白果然立即开始狼吞虎咽。

    “娇气!”柚白说着一口半碗鸡汤下肚。

    吃完饭,赵凉越又去换那身算命的破烂衣衫,柚白不想再看他再做败家的亏本买卖,已经提前赶灯会去了。

    赵凉越出房门,看白团子守在门口,笑:“阿白,还认得我吗?”

    阿白歪了脑袋喵呜了一声,送赵凉越一直到了院门口。

    “回去吧。”赵凉越把阿白往院子里赶了赶,宋叔过来抱了回去。

    阿白对着门外身影不停地叫,宋叔不停摸它脑袋抚慰,像哄小孩一样道:“不闹不闹,叔陪你啊。”

    阿白还是不肯,挣扎着要跳出宋叔怀抱,宋叔只能赶紧把门用脚关上,免得它跑出去。

    午饭时候,赵凉越和柚白不在,宋叔简单吃了点饭,给阿白切了鱼干弄软吃。

    看阿白吃撑了困得睡下,宋叔便起身回自己房中,磨了墨在一张小纸条上写了暗语,然后开窗吹了声口哨,一只鸽子飞到他手上。

    那鸽子与寻常鸽子不同,尾羽上多了淡淡的青色,不仔细看察觉不了,尤其隐在树林间更是难以分辨。

    宋叔将纸条卷好放进绑在鸽子腿上的竹筒里,顺手摸了点吃的喂给鸽子,然后抬手将其放飞。

    做完这一切,宋叔返回厨房准备做些茶点,院外传来敲门声,阿白迅速惊醒,竖起耳朵看向门外。

    这个时候会是谁过来呢?

    宋叔整理了下衣裳,走出来开门,见是一个着锦衫的一等仆人,想来应该是哪户世家派来的。

    “我是城东王府的人,特来替我家二公子送上请帖,还望贵府赵公子于五日后绯霞楼赴宴,以做东道之礼,以续世交之谊。”

    那人说着将请帖递给宋叔,宋叔接过,与其抱拳行了一礼,然后目送他离开。

    宋叔想了想,这才反应过来,那人所谓的世交之谊,指的是十年前,暄山赵氏尚还煊赫之时,两姓交好,子女联姻。可后来暄山赵氏主家没落后,两姓便没了往来。

    怎的今天又专门派了人来请?

    宋叔思索一番,直觉此事不妙。

章节目录

瑞鹤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崎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崎怪并收藏瑞鹤归最新章节